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六路
(1).犹六事。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孔子 曰:有善勿专,教不能勿搢,已过勿发,失言勿踦,不善辞勿遂,行事勿留。君子入官,自行此六路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 卢辩 注:“上六者可以自通,故称路也。”
(2).六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诃黎勒﹝集解﹞:“《岭南异物志》云: 广州 法性寺 有四五十株,子极小而味不涩,皆是六路…… 萧炳 曰: 波斯 舶上来者,六路黑色肉厚者良。六路即六稜也。”
(3).技击家称上、下、前、后、左、右为“六路”,因以指武术。 明 无名氏 《赵匡胤打董达》第二折:“凭着我六路全,胆气麄,扭羊头连併手揪捽,我教他目下丧身躯。”
分類:技击六事
《漢語大詞典》:擒拿(擒拏)
见“ 擒拿 ”。
分類:擒拿
《國語辭典》:打手  拼音:dǎ shǒu
1.拍手、拍掌。元。无名氏〈柳营曲。打著一面云月旗〉曲:「众番官齐打手,众侍女捧金波。」
2.受人雇用、帮人打架的人。如:「打手像凶神恶煞似的,站在酒家前面。」也称为「打仔」。
3.一种处罚。即打他人的手掌心。也称为「打手心」。
《漢語大詞典》:四击(四擊)
指拳术中的“踢、打、摔、拿”四种技击方法。拳术套数的组成,一般都以技击动作为中心,整套动作的主要部分离不开四击的法则。
分類:拳术技击
《国语辞典》:沙手  拼音:shā shǒu
一种技击武术。初练时,先以方盒盛绿豆,每日插手二十四次,渐减豆粒加铁沙,二年后,全为铁沙,练习时用手拍、击、砍、劈、戳、铲铁沙。练成之后,手硬能碎人骨。也称为「铁沙掌」。
《國語辭典》:太极拳(太極拳)  拼音:tài jí quán
1.一种拳术。按阴阳生剋之理,合八卦、五行为十三式,习练时养气蓄劲,柔中有刚,精神内敛,意存丹田,以绵、软、巧为行功的要旨;应敌时随屈就伸,黏连不脱,能因人之势,借人之力,以制敌于败。既可用于技击,又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相传为宋朝张三丰所创。
2.比喻处理事情的态度推拖,不负责任。如:「每次一有事情发生,相关单位便打起太极拳,推卸责任。」
《国语辞典》:太极剑(太极剑)  拼音:tài jí jiàn
一种由太极拳蜕变而成的剑术。既可用于技击,又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漢語大詞典》:拨脚(撥脚)
技击动作之一。以己脚挑人脚使之仆倒。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这 十三妹 早上面一刀削断了 周三 的钢鞭,下面趁势便是一个拨脚,把 周三 踢得爬在地下。”拨,一本作“ 泼 ”。
分類:技击
《国语辞典》:空手道  拼音:kōng shǒu dào
一种以我国国术为主体的技击,不带任何武器的徒手空拳武术。以手、足、拳、肘等身体部位,有效的制服对方。早年传至琉球,称为「唐手道」,西元一九二一年传入日本,一九三六年改称为「空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