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耽惊(耽驚)
承受惊恐。《说岳全传》第四八回:“常言道:‘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也要使小将们耽惊受吓。”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一章:“时时刻刻都得耽惊受怕,留意着巡捕抓人打人。”
《漢語大詞典》:情受
承受,继承。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俺哥哥合情受 汉 家基业,则你这 东吴国 的 孙权 和俺 刘 家却是甚枝叶?”《金瓶梅词话》第六三回:“ 伯爵 喝采不已,説道:‘嫂子嫁哥一场,今日情受这副板材勾了。’”
分類:承受继承
《国语辞典》:顶下(顶下)  拼音:dǐng xià
出价承受他人名下之财产。如:「为了做点小生意,他用所有的积蓄顶下那个店面。」
《漢語大詞典》:庆膺(慶膺)
承受福泽。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昭哉世族,祥发庆膺。” 李善 注:“庆膺,犹膺庆也。”
《漢語大詞典》:载负(載負)
担负,承受。 艾青 《向太阳·北方》诗:“几只驴子--那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
分類:担负承受
《漢語大詞典》:授读(授讀)
(1).授予学业,教读。《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二·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凡词臣奉旨在 弘德殿 毓庆宫 授读者曰帝师。”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三幕:“臣奉太后之命,每日进宫为皇上授读。”
(2).承受学业。授,通“ 受 ”。 清 吴敏树 《业师两先生传》:“先生竟世为童蒙师。自吾诸叔父诸长兄幼时,皆从授读。”
《漢語大詞典》:咨受(諮受)
请教、承受。百喻经·与儿期早行喻:“不求名师諮受道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鸠摩罗什:“其冬,诵《阿毗曇》,於《十门》《脩智》诸品,无所諮受,而备达其妙。”
分類:请教承受
《漢語大詞典》:服更
承受,接受。 汉 王充 论衡·祸虚:“ 白起 知己前罪,服更后罚也。”
分類:承受接受
《國語辭典》:压力(壓力)  拼音:yā lì
1.两力的作用,彼此相向时,称为「压力」。
2.单位面积上所受之力称为「压力强度」。也称为「压力」。
3.个体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胁时所引起的一种紧张不安的状态,此种紧张状态,使人在情绪上产生不愉快或痛苦的感受。压力有时具有正面的示警功能。
4.逼人的威势。如:「大国往往对小国施加压力。」
《国语辞典》:椽木  拼音:chuán mù
屋梁上承受瓦片的木条。如:「这栋木造房屋的梁柱和椽木都是上等建材,造价不菲。」
《漢語大詞典》:栾栱(欒栱)
屋架中柱顶承受梁木的曲木。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櫼櫨各落以相承,欒栱夭蟜而交结。” 李善 注:“ 薛综 《西京赋》注曰:‘欒,柱上曲木,两头受櫨者。’栱,欒类而曲也。”
《國語辭典》:禁不起  拼音:jīn bù qǐ
承受不住。《红楼梦》第四五回:「虽如此,奶奶们取笑,我禁不起。」《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任是甚么大船,禁不起他凿上一个窟窿。」也作「禁不住」。
分類:承受不住
《國語辭典》:澍濡  拼音:shù rú
以雨水滋润万物来比喻生民承受德泽。《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湛恩汪濊,群生澍濡,洋溢乎方外。」
《國語辭典》:枕木  拼音:zhěn mù
铺在钢轨下的方形横木,用来垫平轨道面及固定钢轨。也称为「道木」。
《漢語大詞典》:荷润(荷潤)
承受恩泽。南齐书·王僧虔传:“遂不荷润,反更曝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