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扬声(揚聲)  拼音:yáng shēng
1.扬名,传播声誉。三国魏。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三国演义》第二三回:「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
2.发高声。《乐府诗集。卷四九。清商曲辞六。西曲歌下。江陵乐》:「逢人驻步看,扬声皆言好。」《三国演义》第二回:「遂奋力提刀上岸,扬声大叫,东西指挥,如唤人状。」
3.故意放言、宣传。《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
《國語辭典》:扬言(揚言)  拼音:yáng yán
1.故意宣扬,散布某种言论。《战国策。秦策四》:「以是告楚,楚王扬言与秦遇,魏王闻之,恐。」《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却被皇甫郦扬言于西凉人曰:『李傕谋反,从之者即为贼党,后患不浅。』西凉人多有听郦之言,军心渐涣。」
2.誇大其辞。《大戴礼记。文王官人》:「饰貌者不情,隐节者不平,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3.大声说话。《三国演义》第九回:「乃复扬言曰:『徒死无益,能从我反乎?』众皆愿从。」
《漢語大詞典》:游光扬声(游光揚聲)
流传荣誉,播扬名声。 清 钱谦益 《吴中名贤表扬续议》:“列郡之中,亦有弓旌賁及,著作繁富,游光扬声,倾动海内者矣。” 清 钱谦益 《督漕李石台使君去思记》:“今夫达官能人游光扬声传遽公卿者,生祠堂屋,幡幢刺天,或彝为溲牢矣。”
《分类字锦》:无口扬声(无口扬声)
抱朴子蚓无口而扬声
《國語辭典》:扬声器(揚聲器)  拼音:yáng shēng qì
音响系统里,利用电能转成声音的装置。其构造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固定位置的永久磁铁,一是和线圈相连的纸制圆锥。当线圈内的电流产生变化时,受磁铁作用的力量也起变化,纸制圆锥跟著振动,因而发出声音。也称为「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