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3,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内乱
寝兵
倒地
遗矢
戈兵
军阵
折馘
国故
血雨
征云
战备
囊沙
五戎
弹雨
和约
《國語辭典》:内乱(內亂)  拼音:nèi luàn
国家内部发生动乱不安的局面。如:「那个国家因常年内乱,以致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礼记。杂记》:「内乱不与焉,外患弗辟也。」《史记。卷六六。伍子胥列传》:「楚昭王见吴有内乱,乃复入郢。」《三国演义》第二回:「况封谞等结连黄巾,欲为内乱。」
《國語辭典》:寝兵(寢兵)  拼音:qǐn bīng
息兵不战。《管子。立政》:「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
《漢語大詞典》:倒地
抗 日 战争时期,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按原价赎回过去贱卖给地主的土地。 方升普 《红偃师》:“上面说, 巩县 琉璃庙沟 等地,正进行‘倒地’斗争,把凡是过去荒年贱价卖出去的土地,一律按原价赎回。于是,我们也立刻行动,一个声势浩大的‘倒地’运动,便在偃师南部山区开展起来。”
《漢語大詞典》:遗矢(遺矢)
(1).犹拉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将军 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司马贞 索隐:“谓数起便也。矢一作屎。”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2).语本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秦 无亡矢遗鏃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后以“遗矢”指战争中的细微的耗损。《宋书·臧质传》:“ 广莫 之军,曾无遗矢,重关自开,伪众已溃。”南史·梁纪上·武帝上:“公御此乌集,陵兹地险,费无遗矢,战未穷兵。”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不敢惕然有出师之意,然而未有遗矢之费。”
《漢語大詞典》:戈兵
兵器。亦代指战争。易·说卦:“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管子·心术下:“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於戈兵。” 唐 殷尧藩 《署中答武功姚合》诗:“全家笑无辱,曾不见戈兵。” 清 顾炎武 《洛阳》诗:“詎忘修礼乐,何计偃戈兵。”
分類:兵器战争
《漢語大詞典》:军阵(軍陣)
(1).军事或战争。尹文子·大道上:“故所言者不出于名法权术;所为者不出农稼军阵。”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昔者有王,有一亲信,於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 唐 张说 《河西节度副大使安公神道碑铭》:“幼聚童儿,必为军阵之戏;长交英俊,唯谈韜略之书。”
(2).军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父祖伯叔,若在军阵,贬损自居,不宜奏乐讌会及婚冠吉庆事也。”
(3).军队的阵法或军伍的行列。《三国演义》第六一回:“ 操 放心不下,自领兵前进,就 濡须口 排开军阵。”参见“ 军陈 ”。
《漢語大詞典》:军陈(軍陳)
指军队的阵法或军伍的行列。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訥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太祖 次 摩陂 ,叹其军陈齐整,深加赏赐。” 明 唐顺之 《重修解州关侯庙开颜楼记》:“ 汉 制列侯将军得赐鐃歌鼓吹,其没而葬也,得用军陈凯乐。”
《漢語大詞典》:折馘
古代战争中杀死敌人割其左耳以数计功。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俘而还。” 杜预 注:“折馘,断耳。”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必折馘执俘,然后赐勋。”
《國語辭典》:国故(國故)  拼音:guó gù
1.国家所遭受的变故。《礼记。文王世子》:「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
2.本国固有的文化与学术。如:「整理国故」、「他一心想保存国故,振兴文化。」
《漢語大詞典》:血雨
带血的雨。极言战争之酷烈。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大捷》:“血雨漂,兵风噪,难凭国史説咱是 汉 天骄。”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十餘年来隐忧惕栗,梦寐弗忘之亡国惨祸,挟 欧洲 之弹烟血雨以俱来。”
分類:战争酷烈
《漢語大詞典》:征云(征雲)
犹战云。比喻战争的气氛。 清 洪升 《长生殿·剿寇》:“不断征云靉靉,鬼哭神号,到处裡,染腥风,杀人如芥。”
分類:战争气氛
《國語辭典》:战备(戰備)  拼音:zhàn bèi
1.军事装备。《左传。哀公十六年》:「吴人伐慎,白公败之,请以战备献,许之,遂作乱。」《荀子。王霸》:「乡方略,审劳佚,谨畜积,脩战备。」
2.为参战所做的准备。宋。杨万里〈论兵下〉:「陇西诸郡迫近羌胡,民习战备,故风声气俗,高尚武勇。」
《漢語大詞典》:囊沙
指 韩信 囊沙破敌之计。 楚 汉 战争时 韩信 与 楚 将 龙且 隔 潍水 而阵。 韩信 夜令人以万馀囊盛沙,壅水上流,然后引军半渡,进击 龙且 。既战,佯败退走。 且 追 信 渡水, 信 使人决壅囊,水大至, 龙且 军大半不得渡, 信 乘机击杀 且 ,大破 楚 军。见史记·淮阴侯列传旧唐书·郑畋传:“及至囊沙减灶,伐鼓扬旌,四凶方侈於兽心,一阵尽涂於 龙尾 。”
《漢語大詞典》:五戎
(1).五种兵器。
(2).古代泛指我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五戎、六狄之人民。”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诗:“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3).五种兵车。周礼·春官·车仆“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闕车之萃,苹车之萃,轻车之萃” 汉 郑玄 注:“萃,犹副也。此五者皆兵车,所谓五戎也。戎路,王在军所乘也;广车,横陈之车也;闕车,所用补闕之车也;苹,犹屏也,所用对敌自蔽隐之车也;轻车,所用驰敌致师之车也。”
(4).五种导致战争之道。逸周书·柔武:“维 周 禁五戎,五戎不禁,厥民乃淫。一曰王观幸时,政匱不疑;二曰狱讐刑蔽,奸吏济贷;三曰声乐□□,饰女灭德;四曰维势是辅,维祷是怙;五曰盘游安居,枝叶维落。五者不距,自生戎旅。” 孔晁 注:“言五者不禁,戎之道也。”
《国语辞典》:弹雨(弹雨)  拼音:dàn yǔ
炮弹如雨般纷纷落下。形容战争惨烈。如:「国军在枪林弹雨中奋战,终于歼灭敌军,赢得胜利。」
《國語辭典》:和约(和約)  拼音:hé yuē
1.交战国间因停战议和而订定的条约。如:「辛丑和约」、「巴黎和约」。宋。陆游〈醉歌〉诗:「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
2.订定议和条约。《新唐书。卷一七四。列传。牛僧孺》:「是时,吐蕃请和约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