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3,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加兵
争地
奏捷
旗枪
偃革
兴戎
寇戎
内讧
兵荒
战时
军机
长从
战败
戎首
大捷
《漢語大詞典》:加兵
(1).谓发动战争,以武力进攻。韩非子·有度:“﹝ 魏 安釐王 ﹞加兵於 齐 ,私 平陆 之都。”史记·魏公子列传:“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 魏 十餘年。”周书·王罴传论:“ 梁 人为之退舍, 高氏 不敢加兵。”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刘漫塘 遗之诗曰:‘……加兵杀僇非仁矣,纵火焚烧岂义歟?’”
(2).谓增加兵力。《三国演义》第五九回:“众将又请曰:‘ 丞相 每闻贼加兵添众,则有喜色,何也?’”
《漢語大詞典》:争地
(1).争夺土地。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墨子·非攻下:“今又以争地之故,而反相贼也。然则是亏不足,而重有餘也。” 唐 韩愈 《新竹》诗:“稀生巧补林,併出疑争地。”
(2).指战争双方必然争夺的险要之地。孙子·九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 杜牧 注:“必争之地,乃险要也。”
《國語辭典》:奏捷  拼音:zòu jié
1.向帝王报捷。宋。苏轼〈获鬼章二十韵〉:「擒奸从窟穴,奏捷上烟霄。」《金史。卷七一。斡鲁传》:「斡鲁使使奏捷曰:『赖陛下威灵,屡败敌兵。』」
2.获胜。如:「奏捷归来」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七。陆中丞》:「已而官兵奏捷,一城鸡犬不惊焉。」
《國語辭典》:旗枪(旗槍)  拼音:qí qiāng
1.旗帜与枪。唐。王建〈秋日送杜虔州〉诗:「山楼添鼓角,村栅立旗枪。」
2.旗杆。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
3.一种仅有一叶一茎的细嫩茶叶,为早茶之一,因小芽尖锐如枪,小叶其形如旗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偃革
指停止战争。《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君臣同庆乐》:“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旧五代史·末帝纪上:“方期偃革,遽叹遗弓。”参见“ 偃革为轩 ”。
《漢語大詞典》:偃革为轩(偃革爲軒)
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史记·留侯世家:“ 殷 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國語辭典》:兴戎(興戎)  拼音:xīng róng
挑起战争。《书经。大禹谟》:「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左传。僖公十五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
《漢語大詞典》:寇戎
(1).谓敌军来犯。周礼·春官·小祝:“有寇戎之事,则保郊祀于社。”逸周书·时训:“鹰不化鳩,寇戎数起。”韩非子·大体:“故车马不疲弊於远路,旌旗不乱於大泽,万民不失命於寇戎,雄骏不创寿於旗幢。” 汉 刘向 列女传·许穆夫人:“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维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
(2).敌军。礼记·月令:“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揔至,寇戎来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琨 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是时 鹿女 心知其子,乃谓王曰:‘今寇戎临境,上下离心,贱妾愚衷,能败强敌。’”明史·邓洪震传:“万一奸宄潜生,寇戎軼犯,其何以待之。”
(3).匪患与战争。墨子·尚同中:“是以先王之书《术令》之道曰:‘唯口出好兴戎。’则此言善用口者出好,不善用口者以为谗贼寇戎,则此岂口不善哉,用口则不善也,故遂以为谗贼寇戎。”
分類:敌军战争
《國語辭典》:内讧(內訌)  拼音:nèi hóng
集团内部由于权力或利益等原因,而发生争权夺利的现象。《诗经。大雅。召旻》:「天降罪罟,蟊贼内讧。」也作「内鬨」、「内哄」。
《國語辭典》:兵荒  拼音:bīng huāng
因为战争而引起的饥荒和灾祸。如:「兵荒使得民不聊生。」
《國語辭典》:战时(戰時)  拼音:zhàn shí
交战时期。如:「此地形势险峻,是战时最佳的攻守之地。」《清史稿。卷一五八。邦交志六》:「旅顺芝罘之海底电线,系俄国布设,战时皆断绝。」
分類:战争争时
《國語辭典》:军机(軍機)  拼音:jūn jī
1.军事机密。《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孝武发寻阳,便有疾,自沈庆之以下并不堪相见,唯峻出入卧内,断决军机。」《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张飞自送玄德起身后,一应杂事,俱付陈元龙管理;军机大务,自家参酌。」
2.军用飞机。
《漢語大詞典》:长从(長從)
长而粗大的树干。古代在战争中用以撞击。墨子·备城门:“木大二围,长丈二尺以上,善耿其本,名曰长从。” 岑仲勉 注:“从,按即樅字,长木也,亦有衝撞之义。”
《國語辭典》:战败(戰敗)  拼音:zhàn bài
1.在战争中失败。《战国策。魏策二》:「梁君田侯恐其至而战败也,悉起兵从之,大败赵氏。」
2.打败、战胜。《三国演义》第一○回:「李傕、郭汜自战败西凉兵,诸侯莫敢谁何。」
《國語辭典》:戎首  拼音:róng shǒu
1.兵事的主谋者。《礼记。檀弓下》:「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2.开启战端的人。
《國語辭典》:大捷  拼音:dà jié
1.战争取得大胜利。《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基》:「夫大捷之后,上下轻敌,轻敌则虑难不深。」
2.泛指事情取得大成功。如:「这次电脑比赛,我队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