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慎测(慎測)
慎重推究。 清 刘大櫆 《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每讯鞠,公必坐屏幃后隐听,其有所平反则喜,稍可疑,则諭令再三慎测,必得情乃罢。”
分類:慎重推究
《漢語大詞典》:干肃(幹肅)
干练而慎重。《三国志·蜀志·董允传》:“ 祗 统职一纪,柔嘉惟则,干肃有章,和义利物,庶绩允明。”
分類:干练慎重
《漢語大詞典》:爱口(愛口)
谓说话慎重。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分類:慎重
《漢語大詞典》:矜絜
慎重拘谨。后汉书·寇荣传:“性矜絜自贵,於人少所与。”
分類:慎重拘谨
《漢語大詞典》:谨材(謹材)
慎重安排。材,通“ 裁 ”。 宋 强至 《谢蔡学士状》:“谨材六物,寅守于旧闻;第课三年,庶成于微效。”
分類:慎重安排
《漢語大詞典》:谨峻(謹峻)
慎重严正。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故阁下幼而淑质,长而令闻,其学奥大而不杂,其言谨峻而切事。”
分類:慎重严正
《國語辭典》:郑重其事(鄭重其事)  拼音:zhèng zhòng qí shì
处理事物的态度严肃认真。《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他才恭肃其貌,郑重其事说道:『年兄!……你这举人不是我荐中的,并且不是主司取中的,竟是天中的。』」《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沈中堂见面之后,果然郑重其事的,拿出一封亲笔信来,叫他带去给山东巡抚。」
《漢語大詞典》:妥慎
妥当而慎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调集符信》:“若事非得已,亦宜酌量远近多寡而调,方为妥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州新军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二年正月初十日军机处寄署两广总督袁树勋电旨》:“至善后一切事宜,著该署督,妥慎办理。”如:对自己携带之文件,应妥慎保管,以防洩露或遗失。
分類:妥当慎重
《國語辭典》:驷不及舌(駟不及舌)  拼音:sì bù jí shé
话一说出去,就是用四匹马拉的快车也追不回来。比喻说话当慎重,不可失言。《论语。颜渊》:「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四卦》:「次三,驷不及舌,有悔。象曰:驷不及舌,滕口说也,一言之失,悔何追也。」
《漢語大詞典》:挑挑剔剔
仔细而慎重地或显然存心挑剔地挑选。例如:挑挑剔剔、磨磨蹭蹭,不是对女人直截了当表示爱情的男人样子。
《國語辭典》:小心谨慎(小心謹慎)  拼音:xiǎo xīn jǐn shèn
为人处事、言谈举止非常慎重。《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馀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那徐峤小心谨慎,张果便随峤到东都,于集贤院安置行李。」也作「小心敬慎」。
《国语辞典》:什袭珍藏(什袭珍藏)  拼音:shí xí zhēn cáng
层层包装,慎重珍藏。宋。张守〈跋唐千文帖〉:「此书无一字刓缺,当与夏璜、赵璧,什袭珍藏。」《东周列国志》第九六回:「此真和氏之璧也!……今日无意中落于君手,此乃无价之宝,须什袭珍藏,不可轻示于人也。」也作「什袭而藏」。
《国语辞典》:谨终追远(谨终追远)  拼音:jǐn zhōng zhuī yuǎn
依礼慎重处理父母的丧事,恭敬虔诚的追祭祖先。参见「慎终追远」条。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四。过誉》:「明府谨终追远,兴微继绝。」后亦指慎重从事,追念前贤。
《国语辞典》:天子无戏言(天子无戏言)  拼音:tiān zǐ wú xì yán
帝王言语要慎重,不说玩笑话。《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
《国语辞典》:言出如山  拼音:yán chū rú shān
话一说出,如山之屹立不摇。形容发言的慎重与威信。如:「君子言出如山,绝不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