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武功人,字慎行。苏威孙。高祖武德中为李世民咨议、典签。尚南康公主,拜驸马都尉。迁魏王泰府司马,博学有美名,泰重之,劝开馆引文学士,著书名家。历吏部侍郎、太子左庶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河间人,名晟。刘景子。圣宗时累迁至北府宰相,监修国史。时帝多于宴饮时行诛赏,以慎行谏而止。曾为都统领兵侵高丽。后出为彰武军节度使。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五
晟字性存,莆田人。洪武中,以荐官南阳知县。 田按:性存入壶山文会,诗最杰出,惜不多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5—1607 【介绍】: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维基
于慎行(1545年11月3日—1608年1月9日),字无可,更字无垢,又字可远,号谷山,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东阿县洪范村人,隆庆戊辰进士,万历朝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祖籍现东阿县姚寨镇前屯村。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九月二十九日出生,为人忠厚老成,少而颖异,「为童子时屹然有成人之志」,「学有原委,淹贯百家,博而核,核而精」。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东乡试第六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二百八十七名,廷试二甲六十一名进士,改庶吉士,隆庆四年(1570年)升翰林院编修,纂修《世宗实录》、《穆宗实录》、《穆史》。万历元年(1573年)六月复除编修,三年(1575年),升修撰,四年(1576年)六月充经筵日讲官,「主讲唐史,每至成败得失之际,未尝不反覆论说,上辄为竦听。」,于慎行遂得神宗信任,神宗御笔写下「责难陈善」四字以赐之,一时士林间传为盛事。同年十二月升侍讲,七年(1579年)三月以病乞回藉调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4—1635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闻斯,号淇澳。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累官左庶子。数请假里居,键户息交,覃精理学。四十一年,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于朝政缺失,屡疏切谏。对福王久留京师事,至合诸臣伏阙力请。熹宗立,拜礼部尚书。天启二年,以追论红丸案,主张严惩首辅方从哲,与廷臣意见不合,谢病归。其冬,廷推阁臣,以慎行为首。魏忠贤抑不用。既而忠贤势炽,议修《三朝要典》,以慎行为红丸案之罪魁,当遣戍宁夏。未行,庄烈帝嗣位,得免。崇祯间,朝士数推慎行入阁,为吏部尚书王永光所挤,不获用。八年召入,至都即卒。谥文介。有《周易明洛义纂述》、《不语易义》、《玄晏斋困思抄》等。
维基
孙慎行(1565年—1636年),字闻斯,号淇澳,直隶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人,祖籍濠州,万历乙未探花。开国功臣燕山忠悯侯孙兴祖之后,外祖父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才子唐顺之。自幼受唐顺之影响,用功读书。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顺天乡试第四十一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中乙未科联捷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累官礼部右侍郎。精研理学,并讲学东林书院,“从宗门人手,与天宁僧静峰,参究公案,无不了然”。天启元年(1621年)任礼部尚书,因弹劾大学士方从哲进荐李可灼之红丸案,为权贵所忌。天启二年(1622年)托病辞官。魏忠贤作《三朝要典》,对红丸案进行翻供,认定孙慎行、王之寀、杨涟等人才是祸首,议戍宁夏,不久魏忠贤垮台,得免此祸。崇祯元年(1628年)命以故官协理詹事府事,力辞不就。崇祯八年(1635年)令推为阁臣,入北京不久即病亡。卒赠太子太保,谥文介。
《國語辭典》:慎行  拼音:shèn xìng
行为庄重,谨慎处世。《孝经。感应章》:「脩身慎行,恐辱先也。」
《国语辞典》:查慎行  拼音:zhā shèn xíng
人名。(西元1650~1727)初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字悔馀,号初白。清浙江海宁人。尝官编修,少受学黄宗羲,精于《易经》,尤工为诗。著有《敬业堂集》。
《漢語大詞典》:审慎行事
说话办事周密而谨慎的。例如:他们至少是懂得审慎行事的。
分類:办事谨慎
《高级汉语词典》:慎言慎行
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
《國語辭典》:谨言慎行(謹言慎行)  拼音:jǐn yán shèn xíng
语本《礼记。缁衣》:「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指言谈小心,行事谨慎。如:「做人须谨言慎行,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
《國語辭典》:危行  拼音:wéi xìng
正直的品行。《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漢語大詞典》:谨行(謹行)
谨慎行事。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若谨行,常在朕躬。”后汉书·独行传·缪肜:“ 肜 深怀愤叹,乃掩户自挝曰:‘ 繆肜 ,汝脩身谨行,学圣人之法,将以齐整风俗,柰何不能正其家乎?’” 宋 刘攽 《京东运使谢上表》:“资是愚忠,谨行壹意,得免下中之课,以逃负乘之羞。”
分類:谨慎慎行
《漢語大詞典》:谨度(謹度)
慎行礼法;严守礼法。孝经·诸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唐玄宗 注:“慎行礼法谓之谨度。”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下》:“盖闻诸侯之义,以制节谨度为忠,然后能保其社稷,和其民人。” 明 海瑞 《规士文》:“束以青丝,欲其节制谨度,收敛於礼法之内而不敢纵也。”
《漢語大詞典》:纠虔(糾虔)
(1).国语·鲁语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 韦昭 注:“纠,恭也;虔,敬也;刑,法也……因夕月而恭敬观天法、考行度以知妖祥也。”后谓察举其罪而慎行天子之法。 晋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君纠虔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不诛殛。”晋书·景帝纪:“姦臣 李丰 等靖譖庸回,阴构凶慝。大将军纠虔天刑,致之诛辟。”
(2).引申为纠举督正。 清 龚自珍 《〈江南生橐笔集〉序》:“又本朝纠虔士大夫甚密,纠民甚疏,视前代矫枉而过其正。”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三》:“悲夫!悲夫!将欲更定 姬周 之末之文章,不有考文之圣,其孰当之?将欲更 汉 氏也,羣师互有短长,非深於义训,勇於割闻者,不能也。无已,则我所欲纠虔,姑在夫引书变为徒书之际乎?”
《漢語大詞典》:鉴前毖后(鑑前毖後)
谓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老林说:“鑑前毖后,通三省而筹之,为曲突徙薪之计,建久安长治之谋。”
《漢語大詞典》:谨行俭用(謹行儉用)
谨慎行事,节省费用。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可不道个谨行俭用,十年不富,天之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