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慈善  拼音:cí shàn
仁慈而好善。《北史。卷四四。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只为为人慈善,以致召祸,累了我儿。」
《国语辞典》:公益慈善团体(公益慈善团体)  拼音:gōng yì cí shàn tuán tǐ
为急难救助、扶弱济贫等公共利益服务而成立的社会团体。
《国语辞典》:防痨慈善纪念票(防痨慈善纪念票)  拼音:fáng láo cí shàn jì niàn piào
为了帮助病人疗养的经费,由中华民国防痨协会发行防痨慈善纪念票。目的是要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所以绘制一些与邮票大小相同的图片,做慈善纪念票义卖。
《国语辞典》:慈善家  拼音:cí shàn jiā
创设、推动或赞助慈善事业的人。
《国语辞典》:慈善机构(慈善机构)  拼音:cí shàn jī gòu
从事救济等社会福利工作的民间机构。
《国语辞典》:慈善事业(慈善事业)  拼音:cí shàn shì yè
基于恻隐之心或宗教信仰,提供不幸者衣食上的满足或生活上的照顾等社会服务工作或机构。
《漢語大詞典》:善好
(1).犹慈善。百喻经·诈言马死喻:“自言善好,修行慈心,不食酒肉,然杀害众生,加诸楚毒。”
(2).犹美好。百喻经·老母捉熊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作诸异论,既不善好,文辞繁重,多有诸病。”
分類:美好慈善
《漢語大詞典》:慈懿
犹慈善。 明 何景明 《祭岳母文》:“惟我岳母,慈懿为德,勤俭成家,既穫既食。”
分類:慈善
《漢語大詞典》:贤亮(賢亮)
方言。慈善。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她那两个外眼角的扇形皱纹收缩起来,贤亮地笑了。”
分類:方言慈善
《漢語大詞典》:慈仁
慈善仁爱。庄子·天下:“薰然慈仁,谓之君子。”百喻经·叹父德行喻:“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其为人也,慈仁而精洁。精洁则耻於自污,慈仁则惮於贼人。”
分類:慈善仁爱
《國語辭典》:善士  拼音:shàn shì
1.品行端正之士。《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庄子。徐无鬼》:「其为人洁廉善士也。」
2.慈善好施之士。《西游记》第七回:「你是那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
《國語辭典》:佛子  拼音:fó zǐ
1.菩萨的通称。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只除佛子神仙才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
2.受戒的佛门弟子。《西游记》第一二回:「长老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诚为如来佛子。」
3.引申指具佛性的慈惠之人。《宋史。卷三七三。列传。洪皓》:「人感之切骨,号『洪佛子』。」
《國語辭典》:善行  拼音:shàn xìng
良好的行为或慈善捐助救济的行为。如:「先生造桥铺路的善行义举,大家至今仍传诵不已。」
《國語辭典》:善事  拼音:shàn shì
1.慈善的事。《红楼梦》第二五回:「只是替他多做些因果善事,也就罢了。」
2.善于任事,善于侍奉。《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刘公当世人杰,汝当善事之。」
《國語辭典》:仁慈  拼音:rén cí
宽大慈善。《吕氏春秋。仲秋纪。𥳑选》:「桀既奔走,于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三国演义》第二回:「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