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汩湮
惑乱湮灭。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夫烦手淫声,汩湮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
分類:惑乱湮灭
《漢語大詞典》:痴惑(癡惑)
愚昧惑乱。文子·守法:“任臣者危亡之道也,尚贤者痴惑之原也,法天者治天下之道也。”法苑珠林卷八六引道地经:“以是苦恼,恐畏死亡,便有痴惑,是故迷憒,不识来去。”
分類:愚昧惑乱
《漢語大詞典》:背乱(背亂)
背戾惑乱。《淮南子·要略》:“先君之令未收,后君之令又下,新故相反,前后相繆,百官背乱,不知所用。”
分類:惑乱
《漢語大詞典》:淫愚
亦作“ 淫遇 ”。 惑乱愚弄。墨子·非儒下:“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 孙诒让 间诂:“遇与愚通。”晏子春秋·外篇下一:“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愚其民。”
分類:惑乱愚弄
《漢語大詞典》:贡愤(貢憤)
溃乱,惑乱。文选·班固〈幽通赋〉:“ 周 贾 盪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 周 , 庄周 ; 贾 , 贾谊 也。贡,溃也,愤,乱也。盪,盪不知所守也。 庄周 贾谊 ,有好智之才,而不以圣人为法,溃乱於善恶,遂为放盪之辞。”汉书·叙传上引此文,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 庄周 、 贾谊 也。贡,惑也。愤,乱也。放盪惑乱死生祸福之正也。”
《漢語大詞典》:狂蛊(狂蠱)
(1).犹狂惑。 汉 扬雄 《太玄·止》:“关其门户,用止狂蛊。” 司马光 集注:“蛊,惑也。”
(2).蛊疾。患此疾者神志惑乱,故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寄琼州杨舍人》:“人多药户生狂蛊,吏有珠官出俸钱。”
(3).指蛊惑众人的恶毒言论。 鲁迅 《集外集补遗·破恶声论》:“狂蛊中于人心,妄行者日昌炽,进毒操刀,若惟恐宗邦之不蚤崩裂。”
《漢語大詞典》:诳乱(誑亂)
欺骗惑乱。汉书·吴王刘濞传:“以 汉 有贼臣 错 ,无功天下,侵夺诸侯之地,使吏劾繫讯治,以侵辱之为故,不以诸侯人君礼遇 刘氏 骨肉,絶先帝功臣,进任姦人,誑乱天下,欲危社稷。” 唐 柳宗元 《贞符》序:“其言类淫巫瞽史,誑乱后代,不足以知圣人立极之本。”
分類:欺骗惑乱
《漢語大詞典》:沮惑
(1).败坏惑乱。晋书·姚兴载记上:“ 绪 硕德 威权日盛, 兴 恐姦佞小人沮惑之,乃简清正君子为之辅佐。” 郭孝成 《江苏光复纪事》第三节:“更串通在镇旗籍官兵,散布謡言,沮惑士气。”
(2).疑惑。 宋 欧阳修 《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臣窃闻诸处多有按察官吏,皆为朝廷不行,人各嗟慙,以谓任以事权,反加沮惑,朝廷之意不可諭也。”
《漢語大詞典》:眊乱(眊亂)
昏聩惑乱。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象 陈 眊乱,不服事 周 ,而行贪暴,将致远夷之祸,为所灭也。”
分類:昏聩惑乱
《漢語大詞典》:谄惑(諂惑)
亦作“讇惑”。 谄谀并惑乱。《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王舅 张博 数遗王书,非毁政治,谤訕天子,褒举诸侯,称引 周 汤 ,以讇惑王。”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如隋书 王邵 、 袁充 两传,唯録其诡辞妄説,遂盈一篇。寻又申以詆訶,尤其諂惑。” 宋 姚铉 《〈唐文粹〉序》:“ 屈平 、 宋玉 之辞,不陷於怨懟,则溺於讇惑。”
分類:谄谀惑乱
《漢語大詞典》:迷耳
惑乱听觉。 汉 焦赣 《易林·困之贲》:“玩好乱目,巧声迷耳。”
分類:惑乱听觉
《漢語大詞典》:交眩
谓交相惑乱而不明。 清 方苞 《书韩退之学生代斋郎议后》:“至於思虑之不固,容貌之不庄,则其人頽惰委靡不能有立可知矣。乃见谓通经而冀其有赞於教化,是何本末名实之交眩与!”
分類:交相惑乱
《漢語大詞典》:污惑
污杂惑乱。 清 黄宗羲 《〈今水经〉序》:“古者儒墨诸家,其所著书,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盖未有空言无事实者也;后世流为词章之学,始修饰文句,流连光景,高文巨册,徒充污惑之声而已。”
分類:惑乱
《漢語大詞典》:震惑
惊扰,惑乱。南齐书·张敬儿传:“假託妖巫,用相震惑,妄设徵祥,潜图问鼎。”
分類:惊扰惑乱
《漢語大詞典》:訞言
邪说;惑乱人心的话。史记·秦始皇本纪:“诸生在 咸阳 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晋书·张祚传:“时 张掖 人 王鸞 颇知神道,言於 祚 曰:‘军出不復还, 凉国 将有不利矣。’ 祚 大怒,以 鸞 訞言沮众,斩之以徇,三军乃发。”新唐书·裴寂传:“浮屠 法雅 坐訞言,辞连 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