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后恨(後恨)
日后悔恨。语本荀子·成相:“不知戒,后必有恨。”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悔之在前,无劳后恨。”
分類:后悔悔恨
《漢語大詞典》:惊误(驚悮)
谓因耽误韶年而惊叹悔恨。 唐 白居易 《曲江感秋》诗之二:“当春不欢乐,临老徒惊悮。”
《漢語大詞典》:悔厉(悔厲)
(1).悔恨其过严。《易·家人》:“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孔颖达 疏:“虽復嗃嗃伤猛,悔其酷厉,犹保其吉,故曰‘悔厉吉’。”
(2).悔过自勉。 南朝 齐 王僧虔 《诫子书》:“知汝恨吾不许汝学,欲自悔厉,或以闔棺自欺,或更择美业,且得有慨,亦慰穷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今好事者借其説,以为吉凶休咎可卜而知趋避,不必悔厉修省,大有负於古训之意。”
《漢語大詞典》:惊悔(驚悔)
惊恐悔恨。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王权射鹊》:“登木视之,一鹊中目,宛转巢内即死, 权 惊悔,拔佩刀碎其弩。”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一人引满射狼,乃误中番妇,倒掷堕山下,众方惊悔。”
分類:惊恐悔恨
《漢語大詞典》:懊叹(懊歎)
悔恨叹息。宋书·顾觊之传:“﹝ 绰 ﹞悉出诸文券一大厨与 覬之 , 覬之 悉焚烧,宣语远近:‘负三郎责,皆不须还,凡券书悉烧之矣。’ 绰 懊叹弥日。”
分類:悔恨叹息
《国语辞典》:嗟悔  拼音:jiē huǐ
感叹悔恨。如:「嗟悔无及」。
分类:感叹悔恨
《漢語大詞典》:悔叹(悔歎)
亦作“ 悔嘆 ”。 悔恨叹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晚斋灭烛,冀旧梦可以復寻,而 邯郸 路渺,悔叹而已。” 叶圣陶 《穷愁》:“骰子声丁然,则盒启而案上金钱顿易其主,笑语悔叹之声嚣然杂作。”
分類:悔恨叹息
《漢語大詞典》:追憾
事后悔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征安南:“ 杨士奇 等举先帝遗意,以闻 宣宗 ,亦曰皇考追憾此事,时形慨嘆。” 明 王思任 《〈世说新语〉序》:“每奏一语,几欲起 王 、 谢 、 桓 、 刘 诸人之骨,一一呵活眼前,而毫无追者。”
《漢語大詞典》:余悔(餘悔)
事后的悔恨。新唐书·韩充传:“ 充 虽将家,性俭节,歷三镇,居处服玩如儒先生,乘机决策无餘悔,世推善将。”
分類:事后悔恨
《漢語大詞典》:悼悔
感伤悔恨。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八年:“先帝临朝悼悔,谓朝廷不得不任其咎。”
分類:感伤悔恨
《漢語大詞典》:悔惭(悔慚)
悔恨惭愧。 茅盾 《烟云》一:“他也曾企图过两次的自杀,第一次在结婚以前,但这一次他事后是颇悔惭的。”
分類:悔恨惭愧
《國語辭典》:早知今日,悔不当初(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拼音:zǎo zhī jīn rì,huǐ bù dāng chū
面对眼前的恶果,追悔从前的错失,却已经来不及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二出》:「张解元早知今日,悔不当初。」也作「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國語辭典》:痛悔前非  拼音:tòng huǐ qián fēi
非常懊悔过去的错误。《野叟曝言》第三二回:「拙夫既痛悔前非,愚妹更力图后报,若所言非出衷肠,则天日在上,当使愚妹身首异处!」
《漢語大詞典》:遗恨终天(遺恨終天)
谓终身感到悔恨。《历史研究》1976年第2期:“ 洪仁玕 后来谈到这遗恨终天的事件时指出,‘ 安庆 一失,沿途至 天京 之城相继陷落不可复守矣。’”
分類:终身悔恨
《漢語大詞典》:衔悔(銜悔)
心怀悔恨。新唐书·张嘉贞传:“ 嘉贞 衔悔谓人曰:‘中书令幸二员,何相迫邪?’”
分類:心怀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