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丑族(醜族)
犹丑类。指坏人、恶人。《隋书·越王侗传》:“以我义师,顺彼天道,梟夷丑族,匪夕伊朝。”
《漢語大詞典》:宿豪
强横不法的大恶人。汉书·王尊传:“ 长安 宿豪大猾东市 贾万 、城西 万章 、翦 张禁 、酒 赵放 、 杜陵 杨章 等皆通邪结党,挟养姦轨,上干王法,下乱吏治,并兼役使,侵渔小民,为百姓豺狼。”
《漢語大詞典》:凶蠹
谓恶人贪狠为害。 唐 裴耀卿 《太子宾客赠太子太师窦希球神道碑》:“昔之倚势为暴,恃地作威, 武安 之骄盈, 梁氏 之凶蠹,以豪詉而诬善,以睚眦而杀人。”旧唐书·宦官传·刘希暹:“捕贼吏有 贾明观 者,尤凶蠹,以屡置大狱,家产巨万。”
《漢語大詞典》:骀佗(駘佗,駘駝)
亦作“駘驼”。亦作“ 駘它 ”。驼背。庄子·德充符:“ 卫 有恶人焉,曰 哀駘它 。”一说,“哀駘”为丑貌,“它”为恶人名。见 陆德明 释文。 唐 卢照邻 《释疾文》:“ 支离疏 之五官已败, 哀駘駞 之六骸不美。” 宋 苏轼 《古缠头曲》:“邇来一见 哀駘佗 ,便著臂韝躬井臼。”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尔雅:‘鮐背,寿也。’恐鮐背即佗背。老人多僂,以此状之。台、它双声。庄子·德充符篇:‘ 卫 有恶人焉,曰 哀駘它 。’盖丑恶莫如局背,故亚训为丑,象局背形。駘它者即局背之谓耳。旧説鮐背,背有鮐文,甚误。”
分類:驼背恶人
《國語辭典》:豺目  拼音:chái mù
目光凶锐如豺。《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
《漢語大詞典》:理恶(理惡)
惩治恶人。《后汉书·蔡茂传》:“臣闻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康国寧人,莫大理恶。”
分類:惩治恶人
《國語辭典》:狂嗥  拼音:kuáng háo
疯狂吼叫。如:「那匹狼因受伤而狂嗥不止。」
《國語辭典》:看家狗  拼音:kān jiā gǒu
看守门户的狗。后喻指官僚、地主等家门的奴仆。如:「人往高处爬,谁又甘心做一只看家狗。」
《漢語大詞典》:谷魅
山间的鬼怪。比喻恶人。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帝哀策文》:“谷魅山鬼,横流塞源。”
《漢語大詞典》:狂瘈
狂犬。喻恶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忍性气》:“此乃任事太真,疾恶太甚,反遭狂瘈之噬,几蒙不白之诬乎?”
分類:恶人
《漢語大詞典》:狼跱
比喻恶人盘踞对峙。《魏书·卫操传》:“姦党犹逆,东西狼跱。敢逼天王,兵甲屡起。”
《漢語大詞典》:远在儿孙近在身(遠在兒孫近在身)
旧谓作恶人迟早会得到报应。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做的箇安自己损他人……我则怕远在儿孙近在身。”
《國語辭典》:助纣为虐(助紂為虐)  拼音:zhù zhòu wéi nüè
纣,商代的暴君。助纣为虐比喻协助坏人做坏事。隋。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达等助纣为虐,婴城自固。」《红楼梦》第九回:「后又附助著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也作「助桀为虐」。
《國語辭典》:张牙舞爪(張牙舞爪)  拼音:zhāng yá wǔ zhǎo
1.形容猛兽发威的凶相。《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化为八只吊睛老虎,张牙舞爪,来攫真人。」
2.比喻张扬作势,猖狂凶恶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公子的,倚靠著父兄势力,张牙舞爪,诈害乡民。」《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她就站起来满地张牙舞爪的说道:『说这不当著他们两老儿的么?』」也作「舞爪张牙」。
《國語辭典》:为虎傅翼(為虎傅翼)  拼音:wèi hǔ fù yì
比喻为恶人助势。《三国志。卷一五。魏书。张既传》:「若便以军临之,吏民羌、胡必谓国家不别是非,更使皆相持者,此为虎傅翼也。」也作「为虎添翼」、「与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