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种惠(種惠)
施予恩惠。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 习凿齿 曰:‘种惠 吴 人,结异类之情。’”
分類:施予恩惠
《漢語大詞典》:达惠(達惠)
给以恩惠。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治世所贵乎位者三:一曰达道於天下,二曰达惠於民,三曰达德於身。”
分類:给以恩惠
《漢語大詞典》:灵煦(靈煦)
神灵赐予恩惠。 唐 宋之问 《祠海》诗:“致牲匪玄享,禋涤期灵煦。”
《國語辭典》:以怨报德(以怨報德)  拼音:yǐ yuàn bào dé
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给予的恩德。《礼记。表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唐。李德裕 小人论:「世所谓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难信,此小人常态,不足惧也。以怨报德,此其甚者也。」
《漢語大詞典》:再生爷(再生爺)
称对自己有重大恩惠的人。 明 汤显祖 《还魂记·冥誓》:“ 柳衙内 你便是俺再生爷。”
《國語辭典》:再生父母  拼音:zài shēng fù mǔ
比喻对自己有重大恩惠的人,多指救命恩人。宋。曾晞颜 贺新郎。富贵人间有词:「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道公是、再生父母。」
《漢語大詞典》:推施
施恩惠于他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邑有 戚三郎 ,与妇 王 篤伉儷,夫妇皆好推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珊瑚:“屡承让德,实所不忍,薄留二鋌,以见推施之义。”
《國語辭典》:推食解衣  拼音:tuī shí jiě yī
比喻施惠于人。参见「解衣推食」条。《隋书。卷六四。沈光传》:「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明。李贽〈又书使通州诗后〉:「某奉别公近二十年矣,别后不复一致书问,而公念某犹昔也。推食解衣,至今犹然。」
分類:恩惠
《漢語大詞典》:天赐之福
被认为是一种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例如:好像全部忘记了他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天赐之福。
《漢語大詞典》:遗惠余泽(遺惠餘澤)
前人留下的恩惠德泽。《晋书·挚虞传》:“前乙巳赦书,远称先帝遗惠餘泽,普增位一等,以酬四海欣戴之心。”
《國語辭典》:以德报德(以德報德)  拼音:yǐ dé bào dé
别人用恩惠待我,我也同样的用恩惠回报他。《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镜花缘》第四三回:「日后回来,替他择一婚配,完其终身,也算以德报德了。」
分類:恩惠报答
《漢語大詞典》:宪恩(憲恩)
旧谓上司的恩惠。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伏乞老大人再为从长酌夺,仍檄附近 长清 、 泰安 等州县立为妥议,知无不仰体宪恩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他便拍手跳脚的大駡,説你在某处釐局,怎样营私舞弊,怎样被人告发,怎样辜负宪恩,怎样病商病民。”
分類:上司恩惠
《国语辞典》:女儿意态(女儿意态)  拼音:nǚ ér yì tài
1.女孩儿娇柔细致的气质、模样。如:「那人虽然打扮像个男的,但总掩不了一股女儿意态。」
2.妇人之仁。不识大体的仁慈恩惠。如:「他那种女儿意态的行事作风,怎么成得了大事?」
《国语辞典》:鸣谢启事(鸣谢启事)  拼音:míng xiè qǐ shì
受人恩惠或庆贺后,公开陈述表达谢意的启事。通常刊载于报纸、刊物或在电视、广播中播出,或张贴于通衢中。
《国语辞典》:片云遮顶(片云遮顶)  拼音:piàn yún zhē dǐng
比喻得到别人的恩惠、庇荫。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小人到前面死了呵,那生那世,做驴做马,填还这债,若不死呵,但得片云遮顶,此恩必当重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