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销复(銷復)
谓消除灾变,恢复正常。后汉书·翟酺传“屡因灾异,多所匡正” 李贤 注引 晋 陈寿 《益部耆旧传》:“时詔问 酺 阴阳失序,水旱隔并,其设销復兴济之本。”
《漢語大詞典》:还宗(還宗)
出嗣异姓或别支的养子还归本宗、恢复原姓。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四年:“冒 冯 姓者皆还宗。” 胡三省 注:“冒 冯 姓者,皆 行袭 之养子也,使之归宗,所以消散其党。”《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怕等二老归天后再还宗,或者兼祧两姓俱可。”
《國語辭典》:休耕  拼音:xiū gēng
农地因地力的培养所需,或客观栽培环境不良而暂停耕作。如:「今年缺水严重,农田休耕面积扩大。」
《漢語大詞典》:洗苏(洗蘇)
谓梳洗恢复青春容颜。 三国 魏 应璩 《杂诗》之三:“少壮面目泽,长老颜色麤。麤丑人所恶,拔白自洗苏。”
《漢語大詞典》:复市
商店、集市等罢市或停止营业后恢复营业。
《漢語大詞典》:还姓(還姓)
恢复原姓。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更立九十九姓,还存三十六国,旧胄还姓 尔绵 。”
分類:恢复复原
《漢語大詞典》:还形(還形)
(1).指反覆的形势。国语·越语下:“圣人之功,时为之庸,得时不成,天有还形。” 韦昭 注:“还,反也。形,体也。”
(2).恢复原来形状。 元 袁桷 《九华台赋》:“如枯落妍,敛英还形。”
《漢語大詞典》:还质(還質)
恢复丽质;回复年轻。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亦可驻髮还质,驂星驭龙,蠲忧忘死,保其家邦。” 胡之骥 注:“还质,反颜如童质。”
《國語辭典》:复籍(復籍)  拼音:fù jí
恢复国籍。《清史稿。卷一二○。食货志一》:「凡因嫁外国人而出籍者,若离婚或夫死后,准其呈请复籍。」
《國語辭典》:还原(還原)  拼音:huán yuán
1.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获得电子的现象。而在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有一物质被还原,则同时应有另一物质被氧化。
2.在数学式演算完后,再按原运算顺序作一次逆运算,则可回复原数学式。由还原可以验證运算的正确与否。
3.恢复事物原来的样子或位置。如:「取用图书,敬请还原。」
《漢語大詞典》:反情
(1).恢复正常的本性,以防惑乱。礼记·乐记:“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 陈澔 集说:“反情,復其性情之正也。”
(2).内省。吕氏春秋·务本:“古之事君者,必先服能然后任,必反情然后受。” 高诱 注:“反情,常内省也。”
(3).违反人情。《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 晋 丽姬 之反情。” 王逸 注:“若 晋 驪姬 以 申生 之孝,反为悖逆也。”
《漢語大詞典》:遵复(遵復)
遵循并恢复。后汉书·朱穆传:“愚臣以为可悉罢省,遵復往初,率由旧章,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
分類:遵循恢复
《國語辭典》:治愈  拼音:zhì yù
治疗痊瘉。如:「喝热姜汤有助于治愈感冒。」
《漢語大詞典》:反德
(1).违背事物的准则。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 京房 《易传》曰:‘夫妇不严,厥妖狗与豕交,兹谓反德,国有兵革。’”
(2).恢复原来的德政。后汉书·光武帝纪赞:“炎正中微,大盗易国。九县飆回,三精雾塞。人厌淫诈,神思反德。”
《國語辭典》:开斋(開齋)  拼音:kāi zhāi
1.解除吃素戒律,开始食用酒肉荤腥。《红楼梦》第六二回:「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几年也没闻见。趁今儿,我是要开斋了。」也作「开荤」、「开素」。
2.出家人破戒杀人。《董西厢》卷二:「心口自思念,戒刀举今日开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