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心切  拼音:xīn qiè
心中急迫。如:「求好心切」。《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十七岁那年,他五经祇读过两经,就有人说要带他到东洋游学,他父母望他成名心切,也就答应了。」
《漢語大詞典》:痛心切骨
(1).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白萍》:“子负心太甚,即 王魁 、 李益 ,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衔恨非一朝一夕矣。”
(2).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只有那疏疏密密的枯枝,时时战颤,忍着百般痛心切骨的苦恼,静待遥远未来的春意呢。”
《国语辞典》:求好心切  拼音:qiú hǎo xīn qiè
心中急切的想把事情做得更好。如:「他因为求好心切,总是严格地要求自己,凡事要做得尽善尽美。」
《国语辞典》:痛心切齿(痛心切齿)  拼音:tòng xīn qiè chǐ
痛恨到了极点。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此愚臣之所痛心切齿于既往,是以不忍复躬行于当世也。」也作「切齿拊心」、「切齿腐心」。
《漢語大詞典》:刺心切骨
见“ 刺心刻骨 ”。
《漢語大詞典》:刺心刻骨
(1).谓感念至深。 清 陈确 《答恽仲升书》:“遵教及此,直是刺心刻骨,弟诚多言矣。”
(2).亦作“ 刺心切骨 ”。内心极其悲愤。 明 于晃 《乞恩疏》:“古今人臣死於忠,未有如臣父之惨烈也。臣之痛愤,刺心切骨,何时可已!” 冰心 《寄小读者》六:“他们的是非,往往和我们的颠倒。往往我们所以为刺心刻骨的,他们却雍容谈笑的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