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方兰生门
 
生不当门
 
生处依玉砌
 
当门任君锄
 
当门种兰
 
当门兰
 
芳草不锄
 
兰不当门
 
兰偶当门
 
兰生既当门
 
兰生谷底
 
锄兰

相关人物
刘备


《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周群传〉~02~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人密白其言。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裕遂弃市。
《漢語大詞典》:当门(當門)
(1).挡着门。左传·昭公二十年:“使 祝鼃 寘戈於车薪以当门。”战国策·楚策一:“人有以其狗为有执而爱之。其狗尝溺井。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欲入言之。狗恶之,当门而噬之。” 茅盾 《子夜》九:“此时房间的矮门忽然荡开,一个人当门而立。”
(2).对着门。 宋 陆游 《渔翁》诗:“江头渔家结茅庐,青山当门画不如。”
分類:当门
《國語辭典》:当门户(當門戶)  拼音:dāng mén hù
当家、主持家业。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大哥孝顺识亲疏,二哥留下著当门户。」也作「当门抵户」。
《漢語大詞典》:当门犬(當門犬)
拦门咬人的狗。指恶狗。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出:“説话一似当门犬。” 钱南扬 校注:“当门犬,恶狗。”
分類:戏文五出
《国语辞典》:当门牙齿(当门牙齿)  拼音:dāng mén yá chǐ
门牙。《水浒传》第三回:「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
分类:门牙
《漢語大詞典》:芳兰当门,不得不锄(芳蘭當門,不得不鋤)
见“ 芳兰生门,不得不鉏 ”。
《國語辭典》:当门抵户(當門抵戶)  拼音:dāng mén dǐ hù
管理家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他两人没有嬷嬷,只是盼奴当门抵户。却是姐妹,故人多自家为主。」也作「当门户」。
《國語辭典》:当门户(當門戶)  拼音:dāng mén hù
当家、主持家业。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大哥孝顺识亲疏,二哥留下著当门户。」也作「当门抵户」。
《國語辭典》:当门对户(當門對戶)  拼音:dāng mén duì hù
结亲的两家门第相当。《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金家儿子虽然聪明俊秀,却是家道贫穷,岂是我家当门对户。」也作「门当户对」、「户对门当」。
《國語辭典》:门当户对(門當戶對)  拼音:mén dāng hù duì
结亲的双方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相等。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六出:「老乞婆,偏你会做媒,但是门当户对的便好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与二边说合,门当户对,结为姻眷。」也作「当门对户」、「户对门当」。
《漢語大詞典》:迎门(迎門)
(1).迎候于门。语出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 汉 郑玄 笺:“诸侯燕见天子,天子必乘车迎于门。”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蔡 之卒夫,投甲呼舞; 蔡 之妇女,迎门笑语。”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黄子常 《卖花声》词云:……迎门争买,早斜簪云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女迎门而劝,令诣嫡所。”
(2).当门。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十六章:“ 祝永康 站在迎门,对 陆素云 的举动,看得非常真切。”
分類:迎候当门
《國語辭典》:门径(門徑)  拼音:mén jìng
1.门前的小路。唐。岑参 高冠谷口招郑鄠诗:「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2.学问入门的方法。清。江藩《经解入门。门径不可不清》:「四库提要为读群经之门径。」
3.谋事进身的途径。如:「他在社会历鍊几年,摸清门径,才谋得这份好工作。」
《國語辭典》:看门(看門)  拼音:kān mén
看守门户。如:「你暂时留在这儿看门,注意来往出入的人。」
《國語辭典》:苇箔(葦箔)  拼音:wěi bó
用苇编成的帘状物,建屋时用来铺在屋顶椽上,其上堆泥铺瓦。元。马祖常〈都门一百韵用韩文公会合联句诗韵〉:「巢橧尚羊裘,荜门仍苇箔。」
《漢語大詞典》:萧屏(蕭屏)
(1).即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萧,通“ 肃 ”。 唐 刘禹锡 《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緑阴交广除,明艳透萧屏。”
(2).指代朝廷。 唐 刘禹锡 《谢门下武相公启》:“诚知微生,不足酬德。捐躯之外,无地寄言。效节萧屏,虔然心祷。”旧唐书·哀帝纪:“虽萧屏之臣扼腕,巖廊之辅痛心,空衔毁室之悲,寧救丧邦之祸?”参见“ 萧墙 ”。
《國語辭典》:萧墙(蕭牆)  拼音:xiāo qiáng
萧,肃敬。墙,屏风。古代君臣相见的礼节,到屏风之处而更加肃敬。故以萧墙比喻内部或至近之地。《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衅起他族,事在萧墙。」
《漢語大詞典》:旅树(旅樹)
谓当门道立屏。礼记·郊特牲:“臺门而旅树……大夫之僭礼也。” 郑玄 注:“旅,道也;屏谓之树,所以蔽行道。” 孔颖达 疏:“旅树者,旅,道也;树,立也。人君当门道立屏,蔽内外为蔽也……礼,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
《漢語大詞典》:阶屏(階屏)
台阶和当门的小墙。借指大门之外,庭阶之下。 唐 崔颢 《荐樊衡书》:“ 顥 不胜区区,敢闻左右。俯伏阶屏,用增战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