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送诚(送誠)
输诚,归顺。《宋书·刘勔传》:“臣以为 鲁奴 与虏交关,弥歷年世,去岁送诚朝廷,誓欲立功。”魏书·裴叔业传:“﹝ 叔业 ﹞乃遣子 芬之 及兄女夫 韦伯昕 奉表内附。 景明 元年正月, 世宗 詔曰:‘ 叔业 明敏秀发,英款早悟,驰表送诚,忠高振古,宜加褒授,以彰先觉。’”
分類:归顺
《漢語大詞典》:宁顺(寧順)
安定归顺。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所断,旋乾转坤,关机闔开,雷厉风飞,日月清照,天戈所麾,莫不寧顺。”
分類:安定归顺
《漢語大詞典》:顺俟(順俟)
谓归顺待命。 唐 韩愈 《平淮西碑》:“頟頟 蔡城 ,其壃千里,既入而有,莫不顺俟。”
分類:归顺待命
《国语辞典》:纳顺(纳顺)  拼音:nà shùn
接纳归顺的人。《三国演义》第二回:「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韩忠耶?」
分类:接纳归顺
《漢語大詞典》:请面(請面)
请求归顺。面,面缚。魏书·袁翻传:“自皇上以叡明纂御,风凝化远,威厉秋霜,惠霑春露,故能使 淮 海输诚, 华阳 即序,连城请面,比屋归仁。”
分類:请求归顺
《國語辭典》:平服  拼音:píng fú
1.安定。如:「平服边疆」、「平服蛮荒」。
2.复原。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三。郭瑞友》:「未药尽眼明,至是年十月,平服如初。」《红楼梦》第二六回:「宝玉养过了三十三天之后,不但身体强壮,亦且连脸上疮痕平服。」也作「平复」。
3.平息。《红楼梦》第六○回:「众人没法,只得回探春:『一时难查,慢慢访查。凡有口舌不妥的,一总来回了责罚。』探春气渐渐平服方罢。」《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虽然于交涉上头略知一二,只怕这件事原底子上闹得太大了,一时难以平服。」
《漢語大詞典》:顺制(順制)
归顺并受节制。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 武王 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神戈退指,则妖氛顺制;灵旗一擧,则朝阳播越。”
《國語辭典》:收服  拼音:shōu fú
制伏对方并使其顺从。如:「他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收服那匹野马。」
《漢語大詞典》:就化
(1).向化,归顺。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吕布 作乱,师临 下邳 , 张辽 、 侯成 ,率众出降。还讨 眭固 , 薛洪 、 樛尚 ,开城就化。”
(2).指僧道逝世。 唐 白居易 《唐抚州上弘和尚石塔碑铭》:“言讫趺坐,恬然就化。”
《漢語大詞典》:化向
谓受德化而归顺。后汉书·班超传:“今西域诸国,自日之所入,莫不化向,大小欣欣,贡奉不絶。”
分類:德化归顺
《漢語大詞典》:请顺(請順)
谓愿意归顺。 北齐 魏收 《册命齐王九锡文》:“怀德畏威,向风请顺,倾陬尽落,其至如云。”
《漢語大詞典》:入降
归顺降服。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南越 宾服, 羌僰 入献, 东甌 入降,广 长榆 ,开 朔方 , 匈奴 折翅伤翼,失援不振。”
分類:归顺降服
《漢語大詞典》:忠孝军(忠孝軍)
金 代军队名,集 河朔 各路归顺的人所组成。金史·兵志:“復取 河朔 诸路归正人,不问鞍马有无、译语能否,悉送密院,增月给三倍它军,授以官马,得千餘人,岁时犒燕,名曰忠孝军。”
《漢語大詞典》:异民(異民)
不来归顺的百姓。《商君书·徕民》:“天下有不服之国,则王以此春围其农……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王行此,十年之内,诸侯将无异民。” 蒋礼鸿 锥指:“言诸侯之民皆为王有也。”
《漢語大詞典》:服听(服聽)
归顺听命。大戴礼记·少间:“君时同於民,布政也;民时同於君,服听也。”吕氏春秋·孝行:“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史记·淮阴侯列传:“割大弱彊,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
分類:归顺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