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悦附
乐于归附。《东周列国志》第九五回:“﹝ 乐毅 ﹞令曰:‘城中民有出樵採者,听之,不许擒拿。其有困乏饥饿者食之,寒者衣之。’欲使感恩悦附。”明史·姚广孝张玉等传赞:“ 惠帝 承 太祖 遗威餘烈,国势初张,仁闻昭宣,众心悦附。”
分類:归附
《漢語大詞典》:降户
投降归附者。旧唐书·突厥传上:“ 咸亨 中, 突厥 诸部落来降附者,多处之 丰 、 胜 、 灵 、 夏 、 朔 、 代 等六州,谓之降户。”新唐书·王晙传:“且往者 頡利 破亡,边鄙安定,故降户得以久安。” 唐 李益 《统汉峰下》诗:“ 统汉峯 西降户营, 黄河 战骨拥 长城 。”
分類:投降归附
《漢語大詞典》:归薄(歸薄)
归附,依傍。《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王逸 注:“薄,附也。言己放流,不得内竭忠诚,外尽形体,东西眇眇,无所归附也。” 汉 王逸 《九思·悯上》:“东西兮南北,罔所兮归薄。”
分類:归附依傍
《國語辭典》:归属(歸屬)  拼音:guī shǔ
1.归附、隶属。如:「这两个单位归属不同部门,所以横向连系非常重要。」《晋书。卷一一五。苻丕载记》:「主上圣德恢弘,道侔光武,所在宅心,天人归属,必当隆中兴之功,复配天之美。」《新唐书。卷八四。列传。李密》:「揽天下英雄驭之,使远近归属,公不如我。」
2.比喻心中的依靠或寄托。如:「宗教信仰让他找到生命的归属。」「这对银幕情侣的心中各有归属。」
《漢語大詞典》:附远(附遠)
使疏远者亲附;使边远者归附。礼记·郊特牲:“取於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 孔颖达 疏:“取异姓者,所以依附相疏远之道。”《汉书·宣帝纪》:“朕既不德,不能附远,是以边境屯戍未息。”
《漢語大詞典》:附亲(附親)
(1).归依,亲附。鹖冠子·道端:“遇人有德,君子至门,不言而信,万民附亲。”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因诸侯附亲轨道,致忠而信上耳。”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伐有罪,讨不义,是以百姓附亲,边境安寧。”
(2).使之归附亲近。礼记·乐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
《漢語大詞典》:投归(投歸)
(1).犹投宿。 宋 朱熹 《题囊山寺》诗:“行役倦脩途,投归聊一憩。”
(2).投奔归附。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 周培春 等投归 石 逆部下,愿为前驱。”
《漢語大詞典》:内首
谓臣服,归附。《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穹居之君,内首禀朔;卉服之酋,迴面受吏。” 吕向 注:“内首、迴面,皆宾服为臣也。”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 崇玉 以杀掠平民之故,尚伏天诛;况 保 纵横海上十餘年,杀二总兵,一参将,三游击,罪在不逭,今弃众内首,则鱼肉耳。”
分類:臣服归附
《國語辭典》:投附  拼音:tóu fù
投顺归附。如:「敌人纷纷来投附。」
分類:归附
《漢語大詞典》:宁附(寧附)
安定和归附。 唐 元稹 《刘颇河中府河西令制》:“遂命试领州郡事,众庶寧附,边人宜之。”
分類:安定归附
《國語辭典》:依戴  拼音:yī dài
倚靠、奉戴。《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
分類:归附拥戴
《漢語大詞典》:向附(嚮附)
向慕归附。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中:“天下嚮附, 瀘 僰 归心。”旧唐书·韦弘景传:“ 虞卿 多朋游,人多嚮附之。”
分類:向慕归附
《漢語大詞典》:降纳(降納)
投诚归附。魏书·李苗传:“今 陇 贼猖狂,非有素蓄,虽据两城,本无德义。其势在於疾攻,日有降纳,迟则人情离阻,坐受崩遗。”
分類:投诚归附
《漢語大詞典》:响附(響附)
响应归附。文选·陆倕〈石阙铭〉序:“龟筮协从,人祇响附。” 张铣 注:“响附,如响应声也。”新唐书·李密传:“於是 海 、 岱 、 江 、 淮 间争响附。”
分類:响应归附
《漢語大詞典》:雠民(讎民)
亦作“讐民”。
(1).众民。书·召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 孙星衍 疏:“讎与稠声相近。文选·补亡诗注引《苍頡篇》云:‘稠,众也。’”一说应读作“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讎”义为匹。 孔 传:“敢以王之匹民百君子。治民者非一人,言民在下,自上匹之。”
(2).敌方归附的庶民。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讐民在甸,夷隶在门。”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多士多方:“ 受 都去 洛 四百餘里, 召公 安得舍友民而远役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