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弓张自摧
 
弦惊
  
怯张弓
 
闻弦坠
   
相关人物
魏加


《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例句

泣连三献玉,疮惧再伤弓。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

剑拔蛟随断,弓张鸟自摧。 张说 送岳州李十从军桂州

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 方干 新月

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李白 单父东楼秋夜送从弟沈之秦

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李白 鸣雁行

贞一来时送彩笺,一行归雁慰惊弦。 柳宗元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之一

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羁飞本难定,非是恶弦惊。 卢纶 酬李叔度秋夜喜相遇因伤关东僚友丧逝见赠

还塞知何日,惊弦乱此心。 耿湋 赋得沙上雁

旅思蓬飘陌,惊魂雁怯弦。 钱起 寇中送张司马归洛

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钱起 送李九贬南阳

转蓬方不定,落羽自惊弦。 陈子昂 落第西还别魏四懔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与时,号道弓,附贡生,少负隽才侠气,善为人排难,光绪十六年卒,年五十。
《骈字类编》:弓张(弓张)
唐 方干 新月 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
《韵府拾遗 阳韵》:姚希孟日升月恒赋想曈昽之方旭兮与积朏而弓张
分类:弓张
《漢語大詞典》:来体(來體)
(1).弓张弦时弓臂内向的体势。周礼·考工记·弓人:“往体多,来体寡,谓之夹臾之属,利射侯与弋。” 孙诒让 正义:“往体,谓弓体外挠;来体谓弓体内向。凡弓必兼往来两体,而后有张弛之用。”
(2).指子孙。后汉书·宦官传论:“声荣无暉於门阀,肌肤莫传於来体。”
《國語辭典》:彀率  拼音:gòu lǜ
张弓的限度。《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壳率。」
《漢語大詞典》:弧弦
谓开弓张弦。 汉 桓宽 盐铁论·和亲:“丁壮弧弦而出鬭,老者超越而入葆。”
《漢語大詞典》:弧旌枉矢
谓以竹弓张悬旌旗的縿幅,并在弓衣上绘流矢,作弧矢星状,以象征武事。一说,在旌旗上绘弧矢星。周礼·考工记·輈人:“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郑玄 注:“《覲礼》曰:‘侯氏载龙旂弧韣。’则旌旗之属皆有弧也,弧以张縿之幅,有衣谓之韣。又为设矢,象弧星有矢也……枉矢盖画之。” 贾公彦 疏:“弧旌者,弧弓也。旌旗有弓,所以张縿幅,故曰弧旌也。云枉矢者,就旌旗张縿弓上,亦画枉矢於上……知画之者,以其弓所以张幅,幅非弦,不可着矢,以画於縿上也。” 孙诒让 正义:“九旗皆有弧,此独举弧旌者,盖弧矢以象武事…… 戴震 云:‘画矢於韣。’案 贾 戴 二説不同,未知孰得 郑 恉。今依 金榜 説,旞旌即日月为常等七旗,而注羽则縿上自各有正章,不得復画枉矢以掍厕其间。 戴 説於经义较合也。”文选·张衡〈西京赋〉:“弧旌枉矢,虹旃蜺旄。” 吕延济 注:“弧旌枉矢,皆星名,画以饰帜也。”
《漢語大詞典》:伤弓(傷弓)
受过箭伤的鸟,听到拉弓开弦的声音也害怕。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 唐 杜甫 《归雁》诗之二:“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当是时,执政者皆叹息 鲁公 伤弓,故虑患之深也。”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楹联賸语:“ 鹤 ( 赵鹤 )政尚严厉,所至考校生员,多所罢黜…… 鹤 去,以 贵溪 江潮 代之。 潮 亦风裁澟然。生员之伤弓者犹畏之。”参见“ 伤弓之鸟 ”。
《國語辭典》:伤弓之鸟(傷弓之鳥)  拼音:shāng gōng zhī niǎo
比喻受打击或惊吓后,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参见「惊弓之鸟」条。《晋书。卷一一二。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伤弓之鸟,不敢揽事,且低著头只顾走。」
分類:受过祸患
《漢語大詞典》:怯弦
战国 时 更嬴 善射,曾引弓虚发,惊下受伤未愈的飞雁。见战国策·楚策四。后因以“怯弦”比喻受过挫折而胆怯。 唐 钱起 《寇中送张司马归洛》诗:“旅思蓬飘陌,惊魂雁怯弦。”参见“ 惊弓之鸟 ”。
《國語辭典》:惊弓之鸟(驚弓之鳥)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魏国射箭能手更羸仅是拉动弓弦,不用箭,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便因过度惊惧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晋书。卷七一。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歧路灯》第八一回:「绍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也作「伤弓之鸟」。
《漢語大詞典》:惊弓(驚弓)
闻弓弦声而惊恐。 闻一多 《红豆》诗之十九:“我是只惊弓的断雁。”参见“ 惊弓之鸟 ”。
《國語辭典》:惊弓之鸟(驚弓之鳥)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魏国射箭能手更羸仅是拉动弓弦,不用箭,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便因过度惊惧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晋书。卷七一。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歧路灯》第八一回:「绍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也作「伤弓之鸟」。
《漢語大詞典》:惊弦(驚弦)
曾受箭伤,遂闻弓弦声而惊惶。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麋兴鹿箭,雁落惊弦。” 清 黄遵宪 《雁》诗:“汝亦惊弦者,来归过我庐。”参见“ 惊弓之鸟 ”。
《國語辭典》:惊弓之鸟(驚弓之鳥)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魏国射箭能手更羸仅是拉动弓弦,不用箭,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便因过度惊惧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晋书。卷七一。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歧路灯》第八一回:「绍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也作「伤弓之鸟」。
《漢語大詞典》:惊雁(驚雁)
犹言惊弓之鸟。 宋 陆游 《书斋壁》诗:“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分類:惊弓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