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酬 → 詶酬”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世法  拼音:shì fǎ
1.世代沿用的法则。宋。黄庭坚〈书赠俞清老〉:「米黼元章,在扬州游戏翰墨,声名籍甚,其冠带衣襦,多不用世法。」清。张尔岐〈辨志〉:「言为世法,动为世表。」
2.代代效法。《国语。齐语》:「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远绩以成名。」
3.佛教称世间的一切现象、事物。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佛观世法如光影,入彼甚深幽奥处。」也作「世间法」、「世俗法」。
《國語辭典》:人性  拼音:rén xìng
人类所具有而异于其他动物的本性。《孟子。告子上》:「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國語辭典》:人性  拼音:rén xìng
人类通常的情感理性。《西游记》第一四回:「那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
《國語辭典》:交际(交際)  拼音:jiāo jì
1.人与人之间彼此往来、聚会应酬。《孟子。万章下》:「敢问交际,何心也?」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二。承天寺》:「既入试闱,昼减食,夜忘睡,与同院交际,无复笑语。」
2.会合。《魏书。卷七四。列传。尔朱荣》:「陛下登祚之始,人情未安,大兵交际,难可齐一。」
《國語辭典》:酬答  拼音:chóu dá
1.以财物或行动答谢。《三国演义》第九一回:「年给衣粮,月赐廪禄,用兹酬答,以慰汝心。」也作「酬报」、「酬谢」。
2.以诗文相互应答。《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几,不相酬答。」
《國語辭典》:酬应(酬應)  拼音:chóu yìng
1.交际、应酬。元。吴师道〈目疾谢柳道传张子长惠药〉诗:「从来不解饮,杯勺强酬应。」
2.应对、应答。《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吴平侯景传》:「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
《漢語大詞典》:仰俯
(1).头仰起又俯下。指施礼应酬。 宋 陆游 《上丁》:“白头奉祀事,恐惧剧仰俯。”
(2).仰望和俯视。指观览景色。 宋 苏轼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随所见》诗:“南上古臺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宋 叶适 《奉赋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园咏归堂》诗之一:“岂无 濠 上亭,蹙步难仰俯!”
《漢語大詞典》:全仗
(1).全部的仪仗兵卫。新唐书·仪卫志上:“朔望及朝及蕃客辞见,加纛、矟队,仪仗减半。凡千牛仗立,则全仗立。”
(2).应酬语。谓完全依靠。《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张员外 满脸堆笑道:‘全仗作成则个。’”红楼梦第六二回:“我来了,全仗你们列位扶持。” 茅盾 《子夜》三:“眼前只有 荪翁 力量充足,我们都要全仗大力帮忙的。”
《漢語大詞典》:应务(應務)
(1).处理政务。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序:“ 嘉 有应务之器,故长字 良宰 ,盖取待封宰割之义也。” 宋 苏轼 《乞擢用程遵彦状》:“而端静之士,虽有过人之行、应务之才,又皆藏器待时,耻於自献,朝廷莫得而知之。” 清 刘大櫆 《芋园张君传》:“应务之暇,即披览书史。”
(2).应酬事务。 明 唐顺之 《答周七泉通判书》:“僕自来家居,多是谢却一切应务,或闭门读书,或宴坐山水间。”
《漢語大詞典》:泛应(汎應)
亦作“泛应”。
(1).犹敷衍。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论》:“不操其心,而从容乎声色货利之境,以泛应乎一日万几之繁,而责事之不效,亦可谓失其本矣。”
(2).多方应酬。
《漢語大詞典》:浮词(浮詞)
(1).虚饰浮夸的言词。后汉书·明帝纪:“先帝詔书,禁人上书言圣,而閒者章奏颇多浮词。” 唐 白居易 《论于頔所进歌舞人事宜状》:“内足以辩明圣意,外足以止息浮词。”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也是喒不合就听了这一谜的浮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敷衍凑拍,满纸浮词。”
(2).指应酬之言。《再生缘》卷七九:“尔娘亲,一派浮词虚爱惜,应酬全是为夫家。”
(3).多休累赘的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规范本体谓之鎔,剪截浮词谓之裁。”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昔夫子断 唐 虞 以下迄於 周 ,翦截浮词,撮其机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读 沈约 、 魏收 诸史,而知 李延寿 之史之得也,其浮词简也;读 范曄 、 陈寿 二史,而知 李延寿 之史之失也,其琐説详也。”
《國語辭典》:官妓  拼音:guān jì
官府所设的娼妓。唐。杜牧〈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嘉宾能啸咏,官妓巧妆梳。」《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还有那十六楼官妓,新妆袨服,招接四方游客。」
《漢語大詞典》:交酬
互相赠礼应酬。国语·周语中:“交酬好货皆厚。” 韦昭 注:“交酬,相酬之币。”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忆交酬而迭舞,奠单盃而哭柩。”
分類:赠礼应酬
《國語辭典》:虚礼(虛禮)  拼音:xū lǐ
表面应酬的礼数。《红楼梦》第七一回:「就是珍哥媳妇也不是外人,也不用这些虚礼。」
《漢語大詞典》:酬接
应酬,接待。 元 揭傒斯 《四友诗》之一:“酬接虽靡盬,讲习日多闻。” 明 李东阳 《〈北上录〉序》:“独以久劳卷牘,继困於酬接,触口纵笔,如梦寐中语。” 清 刘大櫆 《伯兄奉之先生墓志铭》:“及长,与众酬接,以至居官蒞民,皆出其天怀以相赋与,不知人世有机巧之事。”
《國語辭典》:敷衍  拼音:fū yǎn
1.传播。《旧唐书。卷一一。代宗本纪》:「扫除沴气,敷衍德音。」
2.陈述其义而引申之。《宋史。卷四三五。儒林列传五。范冲》:「冲敷衍经旨,因以规讽,上未尝不称善。」
3.办事不切实,仅顾表面应付、应酬。如:「敷衍了事」、「敷衍塞责」。《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诸位老兄在官场上,历练久了,敷衍的本事是第一等。」《老残游记》第七回:「在现在这老和尚以前四、五代上的个老和尚,就将这正经拳法收起不传,只用些『外面光』、『不管事』的拳法敷衍门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