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昌国人,字自得,号兰坡。应㒡弟。理宗绍定四年进士。调乌程尉。议毁淫祠,惟存徐孺子庙。邻邑有沈氏兄弟讼财,郡檄傃按实,委曲开谕,兄弟感悟,其争遂息。官至文林郎。
全宋诗
应傃,字自得,号兰坡,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调乌程尉。累官提点湖南刑狱。事见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 【介绍】: 宋庆元昌国人,字之道,号葺芷。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任临江军教授。理宗淳祐中累迁起居舍人、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尝一夕应召草麻,夜四鼓而五制皆就,帝奇其才。进翰林学士、同知枢密院事。九年,拜参知政事,封临海郡侯。乞归田里,以资政殿学士知平江府,提举洞霄宫。卒谥文敏。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应𢖟,字之道,号葺芷(《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六),又号翁洲(《纯德汇编》卷七上),庆元府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为临江军教授,入为国子学录,累迁著作郎,以言罢。理宗淳祐二年(一二四二),为宗正寺丞兼权礼部郎官,出知台州。召兼礼部郎官、崇政殿说书,进翰林学士兼中书舍人。九年(一二四九),拜参知政事。出知平江府,宝祐三年(一二五五)罢,寻卒。《宋史》卷四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七七○九
应𢖟,字之道,号茸芷,庆元府昌国(今浙江定海)人。嘉定十六年进士,为临江军教授,历迁秘书郎。淳祐初,擢宗正寺丞,坐斥,差知台州。后复起,以起居舍人权兵、吏二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拜翰林学士,兼中书舍人。八年,授同知枢密院事。九年,拜参知政事。乞归,以资政殿学士知平江府、提举洞霄宫。卒赠魏国公,谥文敏。见《宋史》卷四二○本传,《宋元学案》卷七三,《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1—1300 【介绍】: 宋温州平阳人,初名梦辰,字和父,自号平坡居士。理宗淳祐四年登武第,寻换文举。累官吏部侍郎、宝谟阁待制。在六馆时,上疏论巨珰黩政,言至切直。晚年家居。善古文。有《平坡文集》。
全宋诗
应节严(一二一一~一三○○),字和父,晚号平坡居士,平阳(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武科进士。十年,换文科。历涟水教授、浙江东路转运司干官,知长乐县,通判赣州,迁两淮制置司机宜文字、淮南西路提点刑狱、两浙转运判官,权知临安府。累官至宝谟阁待制、吏部侍郎。元大德四年卒,年九十。有《平坡文集》,已佚。事见《霁山文集》卷一八《故待制吏部侍郎应公墓志铭》。
全宋文·卷八○二四
应节严(一二一一——一三○○),字和父,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人。淳祐四年登武第,六年换文资。累官吏部侍郎,宝谟阁待制。晚年家居,号平坡居士,有《平坡文集》。元大德四年卒,年九十。见林景熙《霁山文集》卷五《故待制吏部侍郎应公墓志铭》,参《宋诗纪事补遗》卷七○。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九九五
应俊,号东野,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嘉熙二年进士。景定间历知宜丰、新昌县,后知处州。著有《琴堂谕俗编》二卷(存)。见《万姓统谱》卷五七,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及《四库全书·琴堂谕俗编》提要。

人物简介

维基
应宗义(14世纪—15世纪),字直中,号宜所,浙江宁波府象山县人。应宗义是洪武十六年(1383年)的岁贡,十七年(1384年)中举人,次年(1385年)联捷进士,获授户部主事。当时朝议两浙输粮数量应该和直隶相等,而直隶输粮比其他省份为重,而户部却唯唯诺诺奉旨,他就和员外郎孙崇、司务陈广谋说:「我们都是浙江人,深知当地情况,一时惧祸曲意逢迎,民力不堪负荷啊。」于是决定慢慢报命,不久明太祖以久未收齐粮饷降罪,说:「从来浙人巧言回护,以后浙江不得入户部,著为令。」他被谪戍远处,后来太祖得知浙江土地贫瘠,不能和直隶比,于是让他复职,升为工部员外郎,很快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5—1488 【介绍】: 明浙江太平人,名律,以字行,号复庵,晚号宜休居士。邃于性理之学,黄淮一见,遂定为忘年之交。由是声誉日起,远近交辟。历任盐城、兰阳训导,终鄱阳教谕。乞休归。有《复庵存稿》。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二
律字志和,黄岩人。以荐授郡学训导,改兰阳,迁鄱阳教谕。有《复庵稿》。
应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永康人,字天彝。正德九年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与友论学有悟,引疾归。与应良、黄绾相讲切,从王守仁讲致良知之旨。建书院于寿山,聚生徒讲学。
维基
应典(?—?年),字天彝,号石门,浙江金华府永康县人,民籍。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浙江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联捷甲戌科二甲第二十一名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与江山人周支兴论学有悟,遂称疾归乡。同仙居人应良、黄岩人黄绾交往密切,互相切磋学问。又师从王守仁,授致良知之旨,建丽泽祠于寿山,以祭祀朱文公、吕成公、陈龙川三贤(知县洪垣改为五峰书院),召集诸生讲学。再起车驾司主事,因念母亲有眼病,引疾归,朝绅论荐不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9 【介绍】: 明浙江仙居人,字原忠,号南洲。正德六年进士,官编修。王守仁在吏部,良从之治学。亲老归养,讲学山中垂十年。嘉靖初还任,以争大礼受廷杖,出为山西副练,谢病归。卒年七十余。
维基
应良(1478年—1549年),字原忠,晚号南洲,浙江台州府仙居县人。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浙江乡试第四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中会试第五十四名,因愤慨权阉刘瑾专权,避归。正德六年(1511年)补应辛未科殿试,登第二甲第七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与黄绾、朱节等同受业于王守仁。正德七年(1512)春,乞终养归,家居十年。嘉靖二年(1523年),应良在朱节等举荐下,与吕楠、湛若水同起,授编修。次年,大礼议时间爆发,随编修杨慎等参与左顺门哭谏,被廷杖。出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升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随即调广西。官至广东布政使致仕。
应果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应果(1489年—?年),字子阳,号春壑,浙江处州府遂昌县桃溪人。治《诗经》,正德十一年(1516年)浙江乡试第八十三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百五十五名,第三甲第二百三十名进士。除广平府推官,升大理寺评事,转寺正,出为汀州府如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7—1581 【介绍】: 明浙江仙居人,字邦升,号容斋。正德九年进士,历官刑部尚书。致仕,享寿久长,隆庆、万历两诏存问。
维基
应大猷(1487年—1581年),字邦升,号容庵。浙江仙居县下各村人。官至刑部尚书。应大猷登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进士,任南京刑部主事。宸濠之乱平,以功升兵部职方司,不久任吏部稽勋司郎中。为官廉洁,“谢苞苴,杜请托”,“士有片善,急为揄扬。家无馀资,乐于赈施”。嘉靖六年(1527年),出任广东参政,再调任江西参政。以母老辞归。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应大猷升任云南右布政使,不久转为广东左布政使。嘉靖三十一年十一月,任刑部尚书。世称“应尚书”或“阴鸷尚书”。严嵩专权,户部郎中孙绘被谗下狱,大猷竭力营救,反遭严世蕃诬陷,嘉靖四十年告老还乡。万历九年(1581年)九月六日,卒,年九十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4—1554 【介绍】: 明浙江遂昌人,字子材。嘉靖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拒绝私谒。累迁山东布政使,擢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攻破山寨多处。卒于官。有《总督苍梧军门志》。
维基
应槚(1493年—1553年),字子材,号警庵,浙江处州府遂昌县人,军籍。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浙江乡试举人,五年(1526年)联捷丙戌科第二甲第五十七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奉命虑囚江西。嘉靖十三年(1534年)升济南府知府,调繁常州府,复调宝庆府,以内艰去任。服除,补任辰州府,未赴任,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拜湖广提学副使,迁辽东苑马寺卿,二十六年升山东参政,历升河南按察使,再迁山东右布政使,转左布政,二十八年七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十二月调任山西巡抚,兼督三关。二十九年十二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三十年六月改任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十一月卒于官,享年六十一,赠兵部尚书,赐祭葬。著有《苍梧军门志》二十四卷、《慎独录》、《警庵书疏》六卷。

人物简介

维基
应鸣凤(1510年—1569年),字时鸣,号梧冈,浙江衢州府西安县人,民籍。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科浙江乡试第四十五名举人,十一年(1532年)中式壬辰科会试第九十二名,三甲第七十六名进士。工部观政,授瓯宁县知县,升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二十年(1541年)五月因太庙发生火灾,改任工部营缮司郎中,辅助工部左侍郎潘鉴往湖广采办大木。升饶州府知府,转两淮盐运使。
应存性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应存性(1517年—?),字成之,号方山,浙江台州府仙居县人,民籍。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乡试第十七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第一百七十五名,登进士第二甲第七十名。礼部观政,授工部主事,四十年升员外,四十一年升郎中,四十二年谪湖广兴国州同知,四十四年升常德府通判,四十五年升荆门州知州,隆庆元年(1567年)升南京兵部员外郎,官至郎中。
龚芝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龚芝(1518年—?),字应生,号瑞山,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民籍。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科(1552年)顺天府乡试第三十九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六十二名,三甲第五十四名进士。大理寺观政,授广东南海县知县,三十八年升南京刑部主事,四十四年降调河南泌阳县知县,隆庆元年升福建漳州府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