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连作(連作)  拼音:lián zuò
在农地上,连续种植同一作物的栽培方式。也称为「连种」、「连荏」、「重荏」。
《國語辭典》:营干(營幹)  拼音:yíng gàn
1.经营办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没一件事体不叫谢保营干,没一件东西不托谢保收拾。」
2.设法打通关节。《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汪孚度道必然解郡,却待差人到安庆去替他用钱营干。」
3.做事。《水浒传》第九九回:「亦有村庄房舍。其中人民,也是在那里忙忙的营干。」
《漢語大詞典》:上调(上調)
干部由基层单位调到上层机构,或知识青年由农村调进城市。与“下放”相对。 郭澄清 《大刀记》第九章:“ 梁志勇 笑望着大娘的脸色,见大娘不懂‘上调’这个字眼儿,又解释道:‘上调就是调到上边去了。’”《花城》1981年第1期:“几年来,我在知青之间为了上调而进行的竞争中,好不容易压倒了对手,争取到了大队的第一个提名。”
《國語辭典》:划分(劃分)  拼音:huà fēn
1.将整体分成几个部分。如:「按照都市计画,这片土地将被划分为住宅区和公园用地。」
2.分开、区别。如:「行政管理特别强调要将权责划分清楚。」
《國語辭典》:转业(轉業)  拼音:zhuǎn yè
转换行业。如:「他一直不能适应这一行工作,只好转业。」
《漢語大詞典》:离休(離休)
指干部根据国家规定离职休养。《人民日报》1983.2.20:“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力量,开展纪律检查工作。还可以聘请一些身体较好、尚能工作的离休老同志,参加某些工作。”
《國語辭典》:退职(退職)  拼音:tuì zhí
1.辞却职位。《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来敏传》「坐事去职」句下裴松之注引《亮集》:「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2.不须经送审程序之政务官,退出职务时,称为「退职」。
3.不具公务员任用资格之工友、技工辞退职务时,称为「退职」。
《漢語大詞典》:干属(干屬)
干部的家属。 赵树理 《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只有后院的西房和西北小楼房上下分配给一家干属住。” 楚良 《抢劫即将发生……》:“社会企业是收容干属的橡皮口袋,机关也成了家属院。”
关系,牵连。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四折:“皆託天地之蔽佑,仗夫人之餘生,与父亲有何干属,而欲相认乎!”
《漢語大詞典》:穷头(窮頭)
穷人的首领。解放前北方人对革命干部的称呼。 井岩盾 《辽西纪事·基本群众》:“啊,你是八路军,快藏起来吧!后街还没走净,挨门挨户找穷头哪!”
《漢語大詞典》:厘金(釐金)
即厘税。 郭沫若 等《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厘金以商贷为对象,在水陆通商要道和商业繁盛的城镇,设立局、卡,征收货捐。”
(1).即厘捐。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军兴以来,釐金之旺,素推东南数省。” 章炳麟 《訄书·不加赋难》:“大兵起,门关蹊梁於是乎有釐金。曰:‘是征之商贾也。’”《文明小史》第十五回:“有人建议想向外国人再借上几千万两银子的洋债,即以 中国 釐金作抵。”
(2).指以人们所得收益的若干部分所充的税金。 陶尔夫 《伐楮的旅行》:“他们自称是什么‘工人代表’,实际上是压迫和剥削你们的。他们坐在家里,抽取你们的厘金,想办法搞鬼。”参见“ 釐捐 ”。
《漢語大詞典》:转干
转为国家干部编制。例如:工厂根据政策,及时给她解决了转干问题。
《國語辭典》:值星  拼音:zhí xīng
按星期轮流当值,执行勤务。如:「下星期轮到我值星,又有的忙了。」也作「值周」。
《國語辭典》:主干(主幹)  拼音:zhǔ gàn
1.植物,尤其指乔木的主要茎干。
2.最主要、有决定作用的部分。如:「在篮球赛中,中锋球员是全队的主干。」、「企划部是此次公司宣传活动的主干。」
《漢語大詞典》:调干(調幹)
原为国家干部,后调到学校去学习,称“调干”。《文艺报》1981年第1期:“我曾经是新 中国 最早的一批调干大学生。”
《國語辭典》:党校(黨校)  拼音:dǎng xiào
与党关系极密切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