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诚愿(誠願)
忠厚老实。 隋炀帝 《隋秦孝王诔》:“ 孝王 惟允,俾侯于 秦 ;爰自圣章,天性诚愿。”
(1).衷心的愿望。 汉 刘向 《九叹·愍命》:“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愿藏而不可迁。”《陈书·高祖纪下》:“九域八荒,同布衷款;百神羣祀,皆有诚愿。” 唐 萧颖士 《为陈正卿进续尚书表》:“陛下必谓臣所著小有可观,赐以召见,闕庭一垂试问,臣採摭之外,亦以学文,纵不能光扬盛美,犹庶乎细水短材之益,则圣人之含容大矣,微臣之诚愿毕矣。”
(2).衷心希望。 唐 张廷珪 《请勤政崇俭约疏》:“臣愚诚愿陛下约心削志,澄思励精,考 羲 农 之书,敦朴素之道。”
《國語辭典》:请求(請求)  拼音:qǐng qiú
1.说明要求,希望得以实现。《汉书。卷八。宣帝纪》:「虚闾权渠单于请求和亲,病死。」《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卓茂》:「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
2.提出的要求。如:「在跟他充分沟通之后,总经理批准了他的请求。」
《國語辭典》:推出  拼音:tuī chū
向社会大众介绍推展。如:「这家公司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新产品。」
《漢語大詞典》:不望
(1).不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因此上夫人把亲许,不望你中间説他方言语。”
(2).不希望。 元 乔吉 《扬州梦》第四折:“则待谈笑平生,不望白马红缨。”
《國語辭典》:期望  拼音:qí wàng
冀望、希望。清。黄景仁 三十夜怀梦殊诗:「白头期望意,岂独在文章。」
《国语辞典》:亟欲  拼音:jí yù
非常希望。如:「新来的同事力求表现,亟欲得到老闆的赏识。」《聊斋志异。卷五。伍秋月》:「今已三十年,君适至。心喜,亟欲自荐;寸心羞怯,故假之梦寐耳。」
分类:希望秋月
《漢語大詞典》:宪天(憲天)
旧时上诉案件,希望上一级官员能平反冤情,因称之为“宪天”。
《國語辭典》:愿望(願望)  拼音:yuàn wàng
希望。如:「经过这一番锲而不舍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愿望。」
《漢語大詞典》:其雨
希望下雨。《诗·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朱熹 集传:“其者,冀其将然之词。”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二:“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分類:希望下雨
《国语辞典》:舜弦  拼音:shùn xián
舜弹五弦琴,歌咏南风诗,希望百姓生活富足,天下太平。典出《孔子家语。卷八。辩乐解》。后以舜弦表示歌颂帝王政治圣明,广行德政。唐。杜正伦〈玄武门侍宴〉诗:「湛露晞尧日,熏风入舜弦。」亦指古雅之乐。唐。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一○首之二:「人醉逢尧酒,莺歌答舜弦。」
《國語辭典》:渴望  拼音:kě wàng
1.十分思念。南朝宋。谢灵运 武帝诔:「将陟井陉,薄扫白登,北朔渴望,飞旌衡輣。」也作「渴念」、「渴想」。
2.希望、盼望。如:「出国多年,他十分渴望与你见面。」
《國語辭典》:偏生  拼音:piān shēng
偏偏、恰好。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还有一个小兄弟,叫做孙虫儿,虽然是我的亲手足,争奈我眼里偏生见不得他。」《红楼梦》第五七回:「紫鹃笑道:『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鸳鸯、袭人是一夥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生他又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好十倍。』」
《國語辭典》:破灭(破滅)  拼音:pò miè
通常指希望或幻想消失不见。如:「她幻想成为大明星的美梦,已经破灭了。」
《漢語大詞典》:至望
最恳切的希望。《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愿陛下抑割无益有损之事,但悉听羣臣送葬,乞车驾不行,此万国之至望也。”
分類:恳切希望
《漢語大詞典》:荣望(榮望)
谓出仕求荣的希望。《后汉书·献帝纪》:“结童入学,白首空归,长委农野,永絶荣望,朕甚愍焉。” 宋 范仲淹 《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窃念臣 齐 鲁 诸生,本无荣望,素乏佐王之术,岂期遇主之知?”
分類:出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