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30,分22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湖山
关山
千山
溪山
三山
故山
山头
看山
山阴
远山
山人
家山
山僧
北山
山前
《漢語大詞典》: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俯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國語辭典》:关山(關山)  拼音:guān shān
关隘与山峰。比喻路途遥远或行路的困难。唐。王勃〈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漢語大詞典》:千山
(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骈字类编》:溪山
唐 罗邺 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其三 十里溪山新雪后,千家襟袖晓寒生。
唐 杜荀鹤 寄李隐居 溪山不必将钱买,赢得来来去去看。
《國語辭典》:三山  拼音:sān shān
1.神话传说中,东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参见「三神山」条。宋。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鳌。」
2.山名。位于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上有三座山峰,晋太康中王浚伐吴,自牛渚顺流鼓棹,造三山,即此。
3.福州市的别名。参见「福州市」条。
《漢語大詞典》:三山骨
指驴马后背近股外的骨骼。 元 马致远 《耍孩儿·借马》套曲:“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一弄儿打扮的实难赛,大信袋滴溜着三山骨,硬布衫拦截断十字街。”
《國語辭典》:故山  拼音:gù shān
故乡的山,多借指故乡。《文选。谢朓。初发石首城诗》:「故山日已远,风波岂还时。」
分類:家乡
《國語辭典》:山头(山頭)  拼音:shān tóu
1.山巅、山顶。《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司马懿引败兵奋死突出重围,占住了山头。」《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老虎到吓了一跳,连忙转身,几跳跳过前面一座山头,跌在一个涧沟里。」
2.墙壁。《西游记》第二三回:「两山头挂著四季吊屏。」
3.墓地、坟地。以坟冢常在山上而得名。《金瓶梅》第一四回:「那日也教吴月娘办了一桌席,与他山头祭奠。」
《分类字锦》:看山
范成大 知府秘书遣帐下持新诗追路赠行辄次韵寄上诗 何时公三日,请泽看山笏。
分类:
《漢語大詞典》:山阴(山陰)
(1).山朝北的一面。汉书·郊祀志上“从阴道下” 唐 颜师古 注:“山南曰阳,山北曰阴。” 唐 姚合 《寄杨工部闻毘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诗:“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刘大白 《春雪》诗:“可怕的却是那些株守着岭北山阴的,甘心埋没在它底势力范围之下!”
(2). 晋 王羲之 的代称。 王羲之 曾居 会稽 山阴 ,故以代指。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文徵仲 得笔法於 巙子山 ,而参以 松雪 ,亦时为 黄 米 二家书,然皆非此公当行,惟小楷正书,即 山阴 在世,亦当虚高足一席。”
《漢語大詞典》:远山(遠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國語辭典》:远山眉(遠山眉)  拼音:yuǎn shān méi
司马相如妻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之。见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后形容女子秀丽的眉毛。唐。杜牧〈少年行〉:「豪持出塞节,笑别远山眉。」也称为「远山黛」。
《國語辭典》:山人  拼音:shān rén
1.住在山里的人。《管子。轻重己》:「趣山人断伐,具械器,……三月之后,皆以其所有易其所无。」
2.隐居山中的士人。《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鹄怨,山人去兮晓猿惊。」唐。王勃 赠李十四诗四首之一:「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3.仙家、道士。宋。苏轼《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诗:「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喻世明言。卷九。裴晋公义还原配》:「又听山人柳泌,合长生之药。」
4.对星相、卜卦、赞礼等术数家的统称。元。郑光祖《㑳梅香》第四折:「(山人唱科诗云)锦城一步一花开,专请新人下马来。今日鸾凰成配偶,美满夫妻百岁谐。」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
《國語辭典》:家山  拼音:jiā shān
家乡。唐。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宋。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词:「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
分類:故乡
《漢語大詞典》: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國語辭典》:北山  拼音:běi shān
1.北面的山。《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2.钟山的别名。参见「钟山」条。
3.北邙山的别名。参见「北邙山」条。
4.八公山的别名。参见「八公山」条。
5.《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北山,大夫刺幽王也。」或以为劳于王事而不得养其父母者所作的诗。首章二句为:「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骈字类编》:山前
唐 卢纶 送潘述应宏词下第归江南 雨里行青草,山前望白波。
唐 皮日休 正乐府十篇 其二 橡媪叹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唐 贯休 赠钟陵陈处士 湖上独居多草木,山前频醉过风雷。
唐 徐铉 和明道人宿山寺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
宋 欧阳修 黄牛峡祠 画船百丈山前路,上滩下峡长来去。
宋 苏轼 慈湖夹阻风五首 其二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宋 陆游 湖上 山前墟市初多笋,江外人家不禁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