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汾酒  拼音:fén jiǔ
山西汾阳一带所产的一种白酒。
《国语辞典》:昙鸾(昙鸾)  拼音:tán luán
人名。(西元476~542)雁门(治所在今的山西省代县)人,为南北朝弘扬净土的高僧。早年出家,研修四论和关于佛性的学说,后因病,故希求长生,而到江南拜访陶弘景,得仙经,归途中遇到菩提流支,受观《无量寿经》,决心专修净土。并得到广大信徒的归依。魏主尊他为「神峦」,敕居并州大寺。晚年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时常到介山之阴集众念佛。昙鸾的净土思想,强调依佛本愿力。著有《往生论注》、《略论安乐净土义》、《赞阿弥陀佛偈》等行世。也作「昙峦」。
《漢語大詞典》:瓜衍
古地名。 春秋 时 晋 邑,故地在今 山西 孝义 北。左传·宣公十五年:“﹝ 晋侯 ﹞亦赏 士伯 以 瓜衍 之县。”
《漢語大詞典》:天井关(天井關)
又名 太行关 。在今 山西 晋城县 南 太行山 顶,因关南有 天井泉 三处得名。形势险峻,当 太行 南北要冲,历代为兵争要地。 宋 靖康 元年改称 雄定关 , 元 末亦名 平阳关 。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二年﹞幸 东阿 ,北登 太行山 ,至 天井关 。” 李贤 注:“今 太行山 上,关南有 天井泉 三所也。”
《漢語大詞典》:盐坂(鹽坂)
指 虞坂 。在今 山西省 平陆县 北 中条山 。传说 伯乐 逢骐骥困盐车于此。 唐 李贺 《马》诗之十一:“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漢語大詞典》:西窑(西窯)
宋 代著名磁器窑之一。在 山西省 霍州 (今 霍州市 ),故又称“霍窑”。
《漢語大詞典》:西申
古国名。居今 陕西 、 山西 间。也称 申戎 。逸周书·王会:“ 西申 以凤鸟。凤鸟者,戴仁、抱义、掖信,归有德。” 明 杨慎 《凤赋》:“ 西申 之国, 丹穴 之山,爰有神鸟,名为凤焉。”
《漢語大詞典》:皋落
(1). 春秋 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左传·闵公二年:“ 晋侯 使太子 申生 伐 东山 皋落氏 。” 杜预 注:“ 赤狄 别种也。 皋落 其氏族。”国语·晋语一:“以 皋落狄 之朝夕苛我边鄙,使无日以牧田野。” 韦昭 注:“ 皋落 , 东山狄 也。” 汉 焦赣 《易林·离之蹇》:“ 东山 皋洛 ,一朝殞落。”
(2).古城名。 赤狄 皋落氏 所筑。故址在今 山西省 垣曲县 东南 皋落镇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清水 歷其南,东流,逕 皋落 城北。 服虔 曰: 赤翟 之都也。世谓之 倚亳城 。” 金 元好问 《马岭》诗:“ 皋落 东南三百里,鬢毛衰颯两年秋。”
《漢語大詞典》:辟耳
古山名。一作 卑耳 。在今 山西 平陆 西北。国语·齐语:“悬车束马,踰 太行 与 辟耳 之谿 拘夏 。” 韦昭 注:“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险谿谷。”史记·封禅书作“卑耳”。按,“辟”与“卑”古字通。
《國語辭典》:娘子关(娘子關)  拼音:niáng zǐ guān
地名。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东北。今有正太铁路经过,为晋、冀两省交通要道。相传唐朝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驻于此地,故称为「娘子关」。也称为「苇泽关」。
《漢語大詞典》:盐贩(鹽販)
(1).古泽名。山海经·北山经:“又南三百里,曰 景山 ,南望 盐贩 之泽。” 郭璞 注:“即 解县 盐池也。”按,在今 山西省 运城市 东。
(2).贩卖食盐的人。
《漢語大詞典》:雁丘
亦作“鴈丘”。 金 元好问 葬雁之处。在 山西 阳曲 汾水 旁,为著名古迹。 金 元好问 《摸鱼儿》词序:“乙丑岁赴试 并州 ,道逢捕鴈者云:‘今旦获一鴈,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 汾水 之上,累石为识,号曰 鴈丘 。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鴈丘词》。” 金 元好问 《摸鱼儿》词:“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 鴈丘 处。”
《漢語大詞典》:鸯浆(鴦漿)
清泉名。在 山西省 虞城县 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翠柏荫峯,清泉灌顶。 郭景纯 云:‘世所谓 鸯浆 也,发于上而潜于下矣。’”
分類:清泉山西
《漢語大詞典》:西虞
古国名。在今 山西省 平陆县 东北。 周武王 封 虞仲 于此, 春秋 时为 晋 所灭。管子·小匡:“西服流沙、 西虞 ,而 秦 戎 始从。” 尹知章 注:“ 西虞 ,国名。”
《国语辞典》:宋之问(宋之问)  拼音:sòng zhī wèn
人名。(西元656~712)字延清,一名少连,唐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县)人。武后时官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工诗,其诗与沈佺期齐名,称为「沈宋」。以媚附张易之而被贬官,后流岭南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