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益都人,字敬夫,号来山。弘治三年进士,授行人,升南京户部员外郎,出为绍兴知府。归田后,家居三十余年,惟以课子耕读为务,性不乐治生产,欲以清白遗子孙。与友人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有《海岱会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四
存礼字敬夫,益都人。弘治庚戌进士,官绍兴知府。 (《四库总目》:《海岱会集》十二卷,明石存礼、蓝田、冯裕,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也。嘉靖乙未、丙申间,经以礼部侍郎丁忧京居,田除名闲住,渊甫未仕,存礼等五人并致仕,乃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编辑所作成帙,冠以社约。八人皆不以诗名,而其诗皆清雅可观,无三杨台阁之习,亦无七子摹拟之弊。观其社约中有「不许将会内诗词传播,违者有罚」一条,盖山间林下自适性情,不复以文坛名誉为事,故不随风气为转移。而八人皆闲散之身,自吟咏外别无馀事,故互相推敲,自少疵颉,其斐然可诵,良亦有由矣。 《古夫于亭杂灵》:吾乡六郡,青州冠盖最盛。世宗时,林下诸老为海岱持社,倡和尤盛。其人则冯闾山、黄海亭、石来山、刘山泉、范泉、杨渑谷、陈东渚,而即墨蓝北山亦以侨居与焉。倡和诗凡十二卷,无刊本。馀近访得钞本,诗各体皆入格,非浪作者。闾山即四冯之父、文敏琦之曾祖,山泉、范泉则文和翊之孙也。 田按:敬夫五言古诗,有柴桑遗韵。)
维基
石存礼(1471年—?),字敬夫,号来山,山东益都县城里人。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山东乡试第七十三名。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升南京户部员外郎。官至绍兴府知府。致仕归乡后,家居三十馀年,唯耕读课子。与刘珝之孙刘渊甫、刘澄甫,以及冯裕、黄卿、陈经、杨应奎等八人结“海岱诗社”,其诗由冯琦集为《海岱会集》十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上海人,字补亭。邑名医山文中之子。绍承父学,亦业医。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
郑五锡,字山石,朝鲜人。
嵩贵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嵩贵(1733年—1789年),石姓,字抚棠,号补山,内务府蒙古正黄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乾隆癸酉拔贡,丙子举人,二十六年(1761年),登进士,改庶吉士。乾隆二十八年,任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十年,任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读、河南乡试正考官。乾隆三十一年,任右庶子。次年改日讲起居注官。乾隆三十二年,提督河南学政。乾隆三十七年,任詹事府詹事;次年改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任武英殿总裁官、教习庶吉士、顺天乡试副考官,兼署镶蓝旗蒙古副都统。乾隆四十年,任殿试读卷官。次年改经筵讲官。乾隆四十三年,任会试副考官。乾隆四十八年,任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乾隆五十年,任司经局洗马。著有《邮囊存略》。
易润坛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9—1878 【介绍】: 清湖南长沙人,字畇荄,号荷生,晚号跱山石叟。以办团练镇压太平军起家。曾游曾国藩幕,委办湘军营务。多次镇压太平军、捻军,累官道员,加按察使衔。有《听竹草堂诗文集》等。

人物简介

简介
原名永成,字春帆,别号石农、山农、砚山石农,1844年生于安顺城东北隅老宅,1928年辞世,葬于安顺东郊金钟山麓。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副榜进士,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任思南训导兼印江教谕,民国后还乡办学。清末著名书画家何威凤出其门下,著有《浓花野馆诗抄》、《思南吟草》、《黎峨吟草》等。
浓花野馆诗抄
予幼喜为韵语,顾以未谙法律,不能成章。癸亥(1863),读书静乐寺,始肆力于诗法,间取前人论说,往复玩味。偶有所得,即一草一花,一水一石,辄为吟咏。予学诗自是始。因年名草,甲乙递增,亦有志之所为也。继以科名蹇涩,咎诗人之多穷,决然舍去,稿亦不复收拾,故戊寅(1878)后缺焉。乃者,故我依然,绝意进取,牢骚倾吐,结习难忘。而旧稿既失,弥增怏怏。近忽于同人处见是抄本,虽不具载,失尚无多,不啻出亡之子一旦返家,亟取自抄。鄙劣何堪自见,第半生心血,沾洒在是,存之亦惺惺自惜之意云尔!光绪丙申(1896)梅月,砚石山农并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