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尽忠(盡忠)  拼音:jìn zhōng
竭尽忠诚。多指尽瘁国事或殉身国难。《左传。宣公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三国演义》第二○回:「若非国戚,谁肯尽忠讨贼?」
《分类字锦》:悉力尽忠(悉力尽忠)
汉书东方朔传悉力尽忠以事圣帝
分类:
《国语辞典》:竭智尽忠(竭智尽忠)  拼音:jié zhì jìn zhōng
奉献最大的才智与忠诚。「智」文献异文作「知」。《楚辞。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于谗。」
《国语辞典》:尽忠竭力(尽忠竭力)  拼音:jìn zhōng jié lì
竭尽心力去为他人或国家做事。《魏书。卷六六。崔亮传》:「常思同升举直,以报明主之恩,尽忠竭力,不为贻厥之累。」《醒世姻缘传》第一六回:「所以凡百的事,真真是尽忠竭力,再没有个不尽的心肠。」
《国语辞典》:尽忠职守(尽忠职守)  拼音:jìn zhōng zhí shǒu
竭尽忠诚,坚守岗位。如:「他在工作岗位上尽忠职守,深获上司的赏识。」
《国语辞典》:报国尽忠(报国尽忠)  拼音:bào guó jìn zhōng
为国尽忠效力。如:「若人人能报国尽忠,国家强盛,指日可待。」《西游记》第三九回:「我师父大发弘愿,情欣意美,报国尽忠,蒙唐王赐与文牒。」
《國語辭典》:尽忠报国(盡忠報國)  拼音:jìn zhōng bào guó
竭尽忠诚报效国家。《北史。卷八三。文苑传。颜之推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也作「精忠报国」。
《分类字锦》:尽忠补过(尽忠补过)
左传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竭节(竭節)
尽忠;坚持操守。 汉 王逸 《九思·逢尤》:“念灵闺兮隩重深,愿竭节兮隔无由。” 三国 魏 曹操 《陈损益表》:“顾恩念责,亦臣竭节投命之秋也。”新唐书·程异传:“能厉己竭节,悉矫革征利旧弊。” 宋 王安石 《次韵张唐公马上》:“竭节初悲力不任,赐身终愧繆恩临。”
《漢語大詞典》:效节(效節)
(1).献出符节。左传·文公八年:“司城 荡意诸 来奔,效节於府人而出。”
(2).尽忠。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効节明主。” 唐 权德舆 《建除诗》:“执心思报国,效节在忘躯。” 明 高启 《卞将军墓》诗:“谁知効节者,不在清谈人。”
分類:尽忠符节
《漢語大詞典》:作忠
尽忠。 明 张纶 《林泉随笔》:“今详其词意,盖言君子之作忠効劳如此,而羣小之妨贤蠹国如彼。”
分類:尽忠
《漢語大詞典》:摅忠(攄忠)
犹尽忠。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攄忠社稷惟名节,济用邦家必器能。”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女戎》:“蒙恩生德怎当?敢攄忠效力,用武摧强。”《杨家将》第三九回:“汝等赴任之后,各宜攄忠报国施奇计,不枉为一世之丈夫也。”
分類:尽忠
《漢語大詞典》:立忠
尽忠。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待死而后可以立忠成名,是 微子 不足仁, 孔子 不足圣, 管仲 不足大也。”
分類:尽忠
《漢語大詞典》:抽肠(抽腸)
(1).剖腹取肠。谓杀戮。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梁元帝 时,有一学士……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 周逖 抽肠衅鼓云。”
(2).比喻尽心;尽忠。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 吕延济 注:“抽,拔也。言尽心也。”《梁书·王僧辩传》:“世受先朝之德,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沥胆抽肠,共诛姦逆。”
《漢語大詞典》:单诚(單誠)
尽忠。单,通“ 殫 ”。《隋书·皇甫诞传》:“值狂悖构祸,凶威孔炽,确殉单诚,不从妖逆。”
分類: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