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虎头鞋(虎头鞋)  拼音:hǔ tóu xié
一种鞋头做成虎头形状的鞋子,多为小孩穿著。
《国语辞典》:打瓜子  拼音:dǎ guā zi
一种小孩游戏,比赛后处罚输者的方式。用两个手指打在对方的胳膊上。《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我合你赢打瓜子,我输了,给你一个钱;你输了,打你一瓜子。」
《国语辞典》:顶客族(顶客族)  拼音:dǐng kè zú
具双薪但无小孩的夫妻。如:「在都会区,小家庭或顶客族购屋时,常会选择小坪数的住宅。」
分类:小孩夫妇
《国语辞典》:褓母  拼音:bǎo mǔ
替人照顾小孩的人,过去多由女性担任。如:「他很喜欢小孩,所以选择以当褓母为业。」也作「保母」。
《国语辞典》:度晬  拼音:dù zuì
闽南方言。即小孩出生满一周岁之意。
《国语辞典》:白叟黄童(白叟黄童)  拼音:bái sǒu huáng tóng
白叟,老人;黄童,小孩。「白叟黄童」指老老少少。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四折:「仰赖圣德仁慈,白叟黄童,焚香顶礼,俺永享快乐也。」《明史。卷六三。乐志三》:「托赖著皇恩四海清,鼓腹讴歌,白叟黄童,共乐咸宁。」
分类:老人小孩
《国语辞典》:扮家家酒  拼音:bàn jiā jiā jiǔ
一种常见的儿戏。小孩间各自扮演家庭角色,拟构诸种情节进行游戏,可单人玩,亦可多人玩。如:「小华、小明正在院子里扮家家酒哩!」
《国语辞典》:不婚妈妈(不婚妈妈)  拼音:bù hūn mā ma
指生养小孩却不愿意受限于婚姻的女性。
《国语辞典》:争四角(争四角)  拼音:zhēng sì jiǎo
一种小孩们玩的游戏。由四个小孩排成方形,称为「四角」,一个站在四角中间,然后同声喝歌,当唱到指定的某字时,四角上的小孩马上互换位置,中间的小孩可任意抢占一角,而抢不到位置的小孩,就要到中间唱那首民谣,如此反覆玩耍。
《国语辞典》:二竖为虐(二竖为虐)  拼音:èr shù wéi nüè
春秋时晋侯病重,梦到病症化为二个小孩在对话,说要逃到膏肓之间,使良医来了也无可奈何。典出《左传。成公十年》。后遂以二竖为虐比喻病魔缠身。
《国语辞典》:没得养(没得养)  拼音:méi de yǎng
没生小孩。如:「受多重因素影响,许多家庭没得养,导致生育率下降、少子化,这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分类:生小小孩
《国语辞典》:娇哥儿(娇哥儿)  拼音:jiāo gē ér
被过分爱护的小孩。如:「现代小孩受父母宠爱,都成了娇哥儿。」
《国语辞典》:立手儿(立手儿)  拼音:lì shǒu ér
小孩可以自行走路,不需别人的扶持。如:「您的小孩现在都立手儿了。」也作「立手立脚儿」。
《国语辞典》:拉骆驼(拉骆驼)  拼音:lā luò tuo
弯著食指和中指夹小孩的鼻子玩的一种游戏。如:「爸爸最喜欢和小妹妹玩拉骆驼。」
《国语辞典》:老来宝(老来宝)  拼音:lǎo lái bǎo
戏称越来越像小孩的老人。如:「隔壁老伯伯天生开朗,随处逗乐大家,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来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