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尊奉
尊崇敬仰;尊敬地对待、奉侍。后汉书·独行传·王烈:“遭 黄巾 、 董卓 之乱,乃避地 辽东 ,夷人尊奉之。”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十一》:“凡尊奉其人,则有曰师事、父事、兄事者;鄙贱其人,则有曰奴使、奴亲、奴畜者。” 清 姚鼐 《复休宁程南书》:“吾尊奉 朱子 而不言图书,意盖如此。”
《漢語大詞典》:尊事
尊敬地对待和事奉。诗·大雅·行苇序:“ 周家 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晋书·礼志上:“天子尊事郊庙,故冕而躬耕。”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以见此人尊事前辈,不敢轻老成如此。”
《國語辭典》:尊称(尊稱)  拼音:zūn chēng
尊敬的称呼。如:「我们尊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國語辭典》:敬慕  拼音:jìng mù
尊敬仰慕。如:「高老师年高德劭,学问渊博,又呵护学生,无微不至,是众人敬慕的老师。」
《國語辭典》:拂席  拼音:fú xí
拂拭座席的灰尘,为请客人就座所表示的恭敬举动。《战国策。燕策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也作「蔽席」。
《漢語大詞典》:敬老
尊敬老人。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优以禄秩,不听其去,以明人君贪贤敬老之道也。”参见“ 敬老尊贤 ”。
《國語辭典》:敬老尊贤(敬老尊賢)  拼音:jìng lǎo zūn xián
敬重年老与有贤德的人。《东周列国志》第四九回:「昭公七年,宋国岁饥,公子鲍尽出其仓廪之粟,以济贫者。又敬老尊贤,凡国中年七十以上,月致粟帛,加以饮食珍味,使人慰问安否。」
《漢語大詞典》:三尊
(1).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汉 班固 《白虎通·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师。”
(2).三种最受尊敬的人。佛家语。指佛、法、僧。《二十四章经》:“三尊者,佛、法、僧也。”
(3).三种最受尊敬的人。道教语。指 元始天尊 、 灵宝天尊 、 道德天尊 。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伏冀三尊驻景,下察丹襟,万圣迴轩,傍流玄泽。”参见“ 三清 ”。
《國語辭典》:三清  拼音:sān qīng
1.道教指至尊的仙圣所居的三天,为玉清、太清、上清三清仙境。后道教宫观崇奉三清之殿。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如严三清居,不使恣搜索。」也称为「三天」。
2.道教仙谱至高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神君。《红楼梦》第一四回:「那道士们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漢語大詞典》:至敬
(1).极尊敬。礼记·礼器:“有以素为贵者,至敬无文。” 陈澔 集说:“敬之至者,不以文为美。”
(2).致敬。至,通“ 致 ”。《后汉书·蔡邕传》:“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参见“ 致敬 ”。
分類:致敬尊敬
《國語辭典》:致敬  拼音:zhì jìng
表示敬意。《左传。成公十三年》:「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三国演义》第一○回:「知操父经过,遂出境迎接,再拜致敬。」
《漢語大詞典》:敬信
(1).慎重而守信。韩非子·饰邪:“明於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
(2).尊敬和信任。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太守 郝光 素敬信 芝 ,即以 节 代 同 行, 青州 号 芝 ‘以郡主簿为兵’。” 唐 韩愈 《答杨子书》:“友朋之中所敬信者, 平昌 孟东野 。”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每天捉来的人既有一百两百,差不多全是四乡的农民。既不能全部开释,也不应全部杀头,因此选择的手续,便委托了本地人民所敬信的天王。”
《漢語大詞典》:改席
改换座席。对客人表示尊敬的举动。宋书·羊欣传:“ 欣 尝诣领军将军 谢混 , 混 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 混 族子 灵运 在坐,退告族兄 瞻 曰:‘ 望蔡 见 羊欣 ,遂易衣改席。’ 欣 由此益知名。”
《國語辭典》:尊上  拼音:zūn shàng
1.尊重长上。《礼记。祭义》:「致鬼神,以尊上也。」
2.长辈、长上。《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纪》:「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
3.称谓。尊称他人的母亲。《宋书。卷九一。孝义传。何子平传》:「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录,当启相留。」
4.对别人的僮仆称其主人。
《國語辭典》:尊长(尊長)  拼音:zūn zhǎng
对辈分或地位高的人的敬称。《礼记。少仪》:「尊长于己踰等,不敢问其年。」《抱朴子。外篇。自叙》:「或为尊长所逼问,辞不获已。」
《漢語大詞典》:负墙(負牆)
(1).古时与尊者言谈毕,退至于墙,肃立,以示避让尊敬之意。《礼记·孔子闲居》:“ 子夏 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后因指就学。 宋 叶适 《祭陈君举中书文》:“暴名如雷,新语如风,宿老负墙,豪雋景从,而时文靡然由之一变,遂为多士之宗。” 明 汤显祖 《太学同游记叙》:“然且宛孌酬怀,徊皇就义,况乃负墙於一师,营道而同术。”
(2).靠着墙。 清 曾国藩 《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 刘孺人 即怒,节母负墙竦惧,节妇从容改为,以适厥指。” 清 黄遵宪 《寄题陈氏崝庐》诗:“负墙一病叟,吞声几欲哭。”
(3).谓用背抵住墙壁。
《国语辞典》:敬上  拼音:jìng shàng
1.尊敬长上。如:「他敬上的言行,颇得长辈好评。」《孟子。万章下》:「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2.用于书信的结尾敬辞。
《漢語大詞典》:畏慕
(1).畏惧和羡慕。书·毕命:“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 孔 传:“使能畏为恶之祸,慕为善之福。”
(2).指尊敬仰慕。旧唐书·郭元振传:“ 元振 风神伟壮,而善於抚御,在 凉州 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遗。”宋史·苏轼传:“宰相 韩琦 曰:‘ 軾 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復异辞矣。’” 明 刘基 《浙东肃政廉访司处州分司题名记》:“所至有德,泽加於民,真足以起后人之畏慕,昭轨范於将来。”
《國語辭典》:名讳(名諱)  拼音:míng huì
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晋。束皙〈劝农赋〉:「条牒所领,注列名讳。」《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有一乡宦,姓杨,是本朝甲科,后来没收煞,不好说得他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