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中岳(中嶽)  拼音:zhōng yuè
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的嵩山。参见「嵩山」条。
《國語辭典》:上首  拼音:shàng shǒu
1.佛说法时,于听众中推居首位者,称为「上首」。后泛指寺院首座。南朝梁。武帝〈梦〉诗:「出家为上首,入仕作梁栋。」
2.上座,位次较尊的一边。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金瓶梅》第二回:「武松让哥嫂上首坐了,他便掇杌子打横。」
《國語辭典》:一弹指(一彈指)  拼音:yī tán zhǐ
比喻极短的时间。唐。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诗:「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雠。」宋。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漢語大詞典》:妙觉(妙覺)
佛家语。谓佛果的无上正觉。《三藏法教》:“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妙觉常圆,什门上首。”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法名不觉本无性,佛名妙觉觉法性。”
《漢語大詞典》:无身(無身)
(1).道家语。谓没有自我的存在。《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河上公 注:“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当有何患?” 唐 薛莹 《寄旧山隐侣》诗:“旧山诸隐沦,身在苦无身。”
(2).谓身死。《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当此之时, 亮 之素志,进欲龙驤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漢語大詞典》:一劫
佛家语。天地的一成一败谓“一劫”。亦泛指一段很长的时间。《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不可计品》:“是辈人於是间闻深般若波罗蜜信者,正使三千大千国土人,一切所当为者皆信,皆信已来行过一劫。”大般涅槃经卷上:“ 如来 今者有大神力,岂当不能住寿一劫若减一劫?”隋书·经籍志四:“天地之外,四维上下,更有天地,亦无终极,然皆有成有败。一成一败,谓之一劫。”云笈七籤卷四:“诸天宗奉,各有科典,一劫之周,又復改运,遂积五劫,迨于 开皇 。”
《國語辭典》:果报(果報)  拼音:guǒ bào
佛教用语。由于前世行为的力量所导致的结果。《杂阿含经》卷四:「我不如是说:『应施于我,不应施馀。施我得大果报,非施馀人得大果报。』」
《國語辭典》:三玄  拼音:sān xuán
1.中国魏晋南北朝时《老子》、《庄子》、《周易》之合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庄、老、周易总谓『三玄』。」
2.中国禅宗临济禅师接引学者的方法。谓一句话应包含有三个层面。《人天眼目》卷一:「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易亲。」
《漢語大詞典》:十重
佛家语。一条重要的戒律。与四十八轻戒相对。即: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瞋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违犯此十条者构成破门罪,将被逐出僧团。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
《漢語大詞典》:三尊
(1).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汉 班固 《白虎通·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师。”
(2).三种最受尊敬的人。佛家语。指佛、法、僧。《二十四章经》:“三尊者,佛、法、僧也。”
(3).三种最受尊敬的人。道教语。指 元始天尊 、 灵宝天尊 、 道德天尊 。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伏冀三尊驻景,下察丹襟,万圣迴轩,傍流玄泽。”参见“ 三清 ”。
《國語辭典》:三清  拼音:sān qīng
1.道教指至尊的仙圣所居的三天,为玉清、太清、上清三清仙境。后道教宫观崇奉三清之殿。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如严三清居,不使恣搜索。」也称为「三天」。
2.道教仙谱至高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神君。《红楼梦》第一四回:「那道士们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漢語大詞典》:了达(了達)
(1).佛家语。彻悟;通晓。《坛经·宣诏品》:“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唐 顾况 《从江西道中寄齐相公》诗:“能依二諦法,了达三轮空。”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麼不能了逹?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禪。”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度数年之力, 中国 要籍一切大义,皆可了达。”
(2).超脱。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陶靖节》:“ 渊明 自作挽辞, 秦太虚 亦效之。余谓 渊明 之辞了达, 太虚 之辞哀怨。”
(3).“了身达命”之略语。谓了悟人生,通达事理。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二折:“俺这师父是个了达的祖师,在此山内修行了数十餘年也。”
《國語辭典》:入静(入靜)  拼音:rù jìng
入室静坐屏除杂念,为道家修炼方式之一。唐。王建〈送宫人入道〉诗:「问师初得经中字,入静犹烧内里香。」《资治通鉴。卷二五七。唐纪七十三。僖宗光启三年》:「乘其入静,缢杀之,声言上升。」
《國語辭典》:八门(八門)  拼音:bā mén
术数用语。方术家为了预卜吉凶,立有休、生、伤、杜、死、景、惊、开八门。其中开、休、生三门为吉,其馀五门为凶。如:「遇到这种事,最好请位先生推推八门,看看吉凶。」
《漢語大詞典》:三一
(1).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
(2).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云笈七籤卷四九:“三一者,精、神、炁混三为一也。”
(3).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 唐 景净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序》:“总玄枢而造化,妙众圣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无元真主 阿罗訶 歟!”参阅“三位一体”。
《漢語大詞典》:地禁
(1).兵家语。谓防区内禁止随意通行。尉缭子·兵教下:“二曰地禁:谓禁止行道,以网外姦也。”
(2).谓地处禁中。禁,指宫禁。 唐 韩愈 《释言》:“吾时在翰林,职亲而地禁。” 宋 黄庭坚 《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时平少犴狱,地禁絶鼃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