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门塾(門塾)  拼音:mén shú
家塾。周代二十五家为一闾,闾巷门旁设有家塾,故称为「门塾」。
《国语辞典》:家乱(家乱)  拼音:jiā luàn
家庭争乱、纷扰。《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刘景升丧却前妻,便生家乱,此所谓『始欲衰』也。」
分类:家庭纷扰
《國語辭典》:进款(進款)  拼音:jìn kuǎn
收入的款项。如:「公司这个月的进款减少,大家要努力促销才行。」也称为「进项」。
《漢語大詞典》:宇室
房舍。借指家庭。 汉 焦赣 《易林·随之鼎》:“泉坑復平,宇室安寧,忧患解除,赖福长生。”
分類:房舍家庭
《國語辭典》:父权(父權)  拼音:fù quán
在父系制度下,父亲所拥有的生产支配权及亲权。
《國語辭典》:梯己  拼音:tī ji
1.个人私有的积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春郎与兰孙,又自梯己贺喜,自不必言。」《通俗编。梯己引心史》:「元人谓自己物,则曰梯己物。」也作「体己」。
2.私下、亲自。《水浒传》第六二回:「次日,宋江又梯己送路。」也作「体己」。
3.贴近、亲密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莫大姊平日也还有个把梯己人往来。」也作「体己」、「贴己」。
《国语辞典》:傢俱  拼音:jiā jù
家庭所用的器具,如沙发、桌椅、橱匮等。也作「家具」、「家什」。
《國語辭典》:成员(成員)  拼音:chéng yuán
组成的人员。如:「家中成员」、「他们这组成员是来自四面八方。」
《漢語大詞典》:婚帖
旧时订婚,由男女家写明订婚者姓名、生辰年月、家庭身份等,互相交换的柬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无论他出身微贱,总是明媒正娶的……有他的礼书、婚帖在这里。”
《漢語大詞典》:探官茧(探官繭)
唐 宋 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探官:“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麵蠒,以官位帖子卜官位高下。”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人日:“《岁时杂记》:‘人日,京都贵家造麵蠒,以肉或素馅,其实厚皮馒头餕馅也。名曰探官蠒。又立春日作此,名探春蠒。馅中置帋签或削木书官品,人自探取,以卜异时官品高下。’” 宋 范成大 《两头纤纤》诗之一:“两头纤纤探官茧,半白半黑鹤氅缘。”
《國語辭典》:做人家  拼音:zuò rén jiā
1.建立家业。《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颜氏听说要分开自做人家,眼中扑簌簌珠泪交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若要做人家,是这等不得。」
2.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元。无名氏《看钱奴。楔子》:「至我父亲,一心只做人家。为修理宅舍,这木石砖瓦,无处取办,遂将那所佛院尽毁废了。」
《国语辞典》:厨馀(厨馀)  拼音:chú yú
家庭处理食物后所废弃的残馀物质。
《漢語大詞典》:家降
谓家庭内部相争;内讧。降,通“ 鬨 ”。 汉 扬雄 《百官箴·宗正》:“昔在 夏 时, 太康 不恭, 有仍 二女,五子家降。”一说,谓 太康 失邦,五子皆降而为家。见古文苑 章樵 注。
《漢語大詞典》:家涂(家塗)
亦作“ 家途 ”。 犹家道。指家庭境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夫人弃背之时,属世荒饉,家涂空迫。” 唐 张鷟 游仙窟:“儿年十七,死守一夫。嫂年十九,誓不再醮。兄即 清河 崔公 之第五息,嫂即 太原公 之第三女。别宅於此,积有岁年。室宇荒凉,家途翦弊。”
《國語辭典》:老祖宗  拼音:lǎo zǔ zōng
1.老祖先。如:「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宗。」
2.尊称家族中年高德劭者。《红楼梦》第三回:「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红楼梦》第一一回:「我说老祖宗是爱热闹的,今日不来,必定有个缘故。若是这么著,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