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西清
(1).西厢清净之处。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青龙蚴蟉於东葙,象舆婉僤於西清。”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西清者,葙中清浄处也。”后指帝王宫内游宴之处。 宋 徐铉 《茱萸》诗:“长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2). 清 代宫廷内南书房。 清 赵翼 《辰州吊诸桐屿》诗:“我来东道谁为主,君在西清最有声。”
《國語辭典》:外事  拼音:wài shì
1.外交。《韩非子。五蠹》:「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忠,而借力于国也。」
2.世间的种种事情,家庭以外的事情。《红楼梦》第六六回:「谁知自贾琏出门之后,尤二姐操持家务,十分谨肃,每日关门阖户,一点外事不闻。」《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原来冯主事的哥子,为人高尚,虽然也是一榜出身,从不预闻外事。」
《漢語大詞典》:凤楼(鳳樓)
(1).指宫内的楼阁。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綺窗。” 宋 张孝祥 《忆秦娥·上元游西山作》词:“元宵节,凤楼相对鰲山结。”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合殿云浓留嫩草,千官花覆驻游丝。凤楼出入谁焚牘,会见英雄集柏池。”
(2).借指朝廷。 清 沈树本 《大水叹》诗之二:“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
(3).指妇女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征怨》诗:“荡子从征久,凤楼簫管閒。” 隋 江总 《箫史曲》诗:“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4).指 五凤楼 。 清 赵翼 《后园居诗》:“文章千古事,詎可以势争。何哉诸巨公,好以古学鸣。未便 凤楼 造,先长牛耳盟。”参见“ 五凤楼 ”。
《漢語大詞典》:五凤楼(五鳳樓)
古楼名。 唐 在 洛阳 建 五凤楼 , 玄宗 曾在其下聚饮,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带声乐参加。 梁太祖 朱温 即位,重建 五凤楼 ,去地百丈,高入半空,上有五凤翘翼。见新唐书·元德秀传、 宋 周翰 《五凤楼赋》。后喻文章巨匠为造五凤楼手。 宋 曾慥 类说卷五三引谈苑:“ 韩溥 、 韩洎 咸有词学, 洎 尝轻 溥 ,语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枢草舍,聊庇雨风而已,予之为文,如造五凤楼手。’” 清 叶矫然 《龙性堂诗话初集》:“至诵其应制应教诸作,儼造五凤鉅手。”
《國語辭典》:宫闱(宮闈)  拼音:gōng wéi
后妃所居的深宫。《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序》:「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國語辭典》:凤阁(鳳閣)  拼音:fèng gé
1.绮丽的楼阁。南朝梁。江淹〈齐王谢冕旒诸法物表〉:「凤阁因此而神,琼都由兹而丽。」
2.唐代中书省的别名。参见「中书省」条。
《漢語大詞典》:内殿
皇帝召见大臣和处理国事之处。因在皇宫内进,故称。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 四年二月﹞己亥, 南宫 内殿罘罳自坏。” 唐 韦渠牟 《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诗:“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 柏梁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引首前后用内府图书内殿书记印,或有题跋。”
《國語辭典》:中官  拼音:zhōng guān
宦官、太监。《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三国演义》第二回:「中官结党,今日可乘势尽诛之。」
《漢語大詞典》:仙凡
(1).仙境与人间。 元 刘因 《游天城》诗:“天设限仙凡,云生失昏晓。”
(2).谓仙人与凡人。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三折:“秀才,你读书人,岂不知幽冥之理,仙凡之道,不可如此!”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那时还相信神仙和鬼神,并不以为虚造,所以所记虽有仙凡和幽明之殊,却都是史的一类。”
(3).借喻皇宫内苑与宫外。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歌咏:“ 杨文公 初为光禄丞, 太宗 颇爱其才。一日,后苑赏花宴词臣,公不得预,以诗貽诸馆阁曰:‘闻戴宫花满鬢红 上林 丝筦待重瞳, 蓬莱 咫尺无因到,始信仙凡迥不同。’”
(4).比喻朝廷与地方。 宋 苏轼 《赠人》诗:“别后休论信息疎,仙凡自古亦殊途……谁怜泽畔行吟者,目断 长安 貌欲枯。” 冯应榴 注:“其人由官 荆 楚 而内召入 汴 者。”
《漢語大詞典》:禁闱(禁闈)
宫廷门户。指宫内或朝廷。《后汉书·周举传》:“及还纳言,出入京輦,有钦哉之绩;在禁闈,有密静之风。” 南朝 梁 何逊 《石头答庾郎丹》诗:“ 相如 阻禁闈,何由从简易。” 唐 杜甫 《送卢侍御二十韵》:“戎狄乘妖气,尘沙落禁闈。”旧唐书·裴度传:“ 河朔 逆贼,祇乱 山 东;禁闈姦臣,必乱天下。” 宋 苏辙 《臣事》:“京师,宗庙禁闈之所在,而使不义之徒周环布列于左右,而尚何以为安?” 明 陆采 《明珠记·伪敕》:“此身虽在外,心长在禁闈。”
《漢語大詞典》:内降
谓不按常规经中书等省议定,而由宫内直接发出诏令。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先是僧官有闕,多因权要请謁内降补人,臺諫累有论列。 仁宗 因著令:‘僧官有闕,命两街各选一人,较艺而补。’”
《漢語大詞典》:内藏
(1).内库。多指宫内的仓库。汉书·蒯通传:“鋭气挫于嶮塞,粮食尽于内藏,百姓罢极,无所归命。”南史·萧藻传:“初, 邓元起 之在 蜀 也,崇于聚敛,财货山积。金玉珍帛为一室,名为内藏;綺縠锦罽为一室,号曰外府。”元史·世祖纪九:“禁中出纳分三库:御用宝玉、远方珍异隶内藏。”
(2).内脏。藏,脏。灵枢经·本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以心如丸卵,为体内藏。”参见“ 内臟 ”。
《國語辭典》:内脏(內臟)  拼音:nèi zàng
人或动物的胸腔和腹腔内所包藏的各种器官。如心、肺、胃、肝、脾、肾、肠等。
《國語辭典》:内事(內事)  拼音:nèi shì
1.国内的事。《谷梁传。庄公十一年》:「公败宋师于鄑。内事不言战,举其大者,其日,成败之也。」
2.宫内的事。《周礼。春官。世妇》:「凡内事有达于外官者,世妇掌之。」
3.家庭内的事。《红楼梦》第一四回:「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
4.祭祀宗亲内神的事。《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5.秘事。《管子。大匡》:「夫国之乱也,智人不得作内事。」
《漢語大詞典》:西省
(1). 汉 永乐宫 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后汉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 夏惲 、 封諝 ﹞等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
(2).中书省的别称。南史·王韶之传:“ 晋帝 自 孝武 ( 司马炎 )以来,常居内殿,武官主书於中通呈,以省官一人管詔誥,住西省,因谓之西省郎。” 宋 苏轼 《再次韵答完夫穆父》:“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 东坡 病瘦身。”
(3). 陕西省 西安市 的俗称。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八章:“一心一意种庄稼呀?再不到 西省 去收破烂哩?”
《國語辭典》:堂陛  拼音:táng bì
殿堂与台阶。唐。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外无四垣,堂陛颓落,牛羊入室。」
《國語辭典》:内苑(內苑)  拼音:nèi yuàn
宫中的庭园。《旧唐书。卷五五。列传。李轨》:「轨令修仁夜率诸胡入内苑城。」《忠义水浒传。引首》:「圣旨教进内苑看视太子。」《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祗因夫人凡心未静,玉帝暂谪下尘寰,又向皇宫内苑,享尽人间富贵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