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送客  拼音:sòng kè
1.送别宾客。《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制台送客时候,独约伯集明日搬进衙门里来,同冯主事但只一拱而别。」
2.主人示意使客人离去。如:「端茶送客」。《文明小史》第四九回:「说完端起茶碗,旁边喊了一声『送客!』」
《漢語大詞典》:留客
(1).使人留连忘返。《楚辞·大招》:“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王逸 注:“言美女工舞,揄其长袖,周旋屈折,拂拭人面,芬香流衍,众客喜乐,留不能去也。”
(2).挽留客人;招待客人。史记·滑稽列传:“ 豹 曰:‘廷掾起矣。状 河伯 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陈遵投辖:“ 陈遵 閒尝因醉中留客不住,遂取客车辖投井中,史家记此一事,以见 遵 平时好留客如此。” 元 倪瓒 《送张天民》诗:“湖鱼入饌常留客,沙鸟缘阶不畏人。”
《國語辭典》:作客  拼音:zuò kè
1.旅居在外。唐。杜甫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做客人。《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济川谦道:『我们作客的人,衣帽不便,实不恭之至,表兄也好宽衣了。』」
3.作客商,指出外经商。《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话说徽州府有一商人,……专一走川陕作客贩货,大得利息。」
《國語辭典》:过客(過客)  拼音:guò kè
1.路过的客人、旅人。《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2.短暂停留的旅人,含有短促漂泊、渺小的意味。唐。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國語辭典》:过人(過人)  拼音:guò rén
1.超越一般人。如:「智力过人」。汉。曹操 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副,过人甚远。」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此处有一女人,乃是谭记儿,生得模样过人。」
2.篮球竞赛时指越过他人。如:「他带球过人,擦板得分。」
《國語辭典》:有请(有請)  拼音:yǒu qǐng
有人谒见时,请人进来相见的客套话。《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轿子落在国公府门口,长随传了进去。半日,里边道:『有请。』」
《國語辭典》:好客  拼音:hào kè
喜爱接纳款待客人。《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初,冯驩闻孟尝君好客,蹑蹻而见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有个浙江司郎中徐公,甚是通融,抑且好客。」
《國語辭典》:坐客  拼音:zuò kè
1.乘客。如:「这班车坐客不多,还有空位。」
2.称先居其地者。《孽海花》第一六回:「谁家坐客不请行客,倒叫行客先请的!」
3.席上的客人。如:「满室的坐客,皆骚人墨客。」唐。杜甫〈孟氏〉诗:「承颜胼手足,坐客强盘飧。」
《漢語大詞典》:酒船
亦作“ 酒舩 ”。
(1).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晋书·毕卓传:“ 卓 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唐 羊士谔 《林馆避暑》诗:“池岛清阴里,无人泛酒船。” 金 赵沨 《西域观水》诗:“安得酒舩常拍浮,四时甘味置两头。” 清 张笃庆 《忆旧》诗:“落花无语归春水,弱絮多情上酒船。”
(2).即酒杯。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忽一少年持酒船唱曰:‘今日宜以门族官品自言。’” 宋 朱敦儒 《减字木兰花》词:“痛饮何言,犀筯敲残玉酒船。”参见“ 酒杯 ”。
《國語辭典》:酒杯  拼音:jiǔ bēi
盛酒的杯子。《红楼梦》第六五回:「隆儿等慌的忙放下酒杯,出来喝马。」
分類:酒杯杯子
《國語辭典》:地主  拼音:dì zhǔ
1.住在本地的人。如:「尽地主之谊」。《左传。哀公十二年》:「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2.土地所有权人。如:「你别小看了老王,他可是本地的大地主,附近的地几乎全是他的。」
《國語辭典》:地主之谊(地主之誼)  拼音:dì zhǔ zhī yì
本地主人应尽的情谊。指招待外地来的客人。《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文明小史》第一回:「况且他们来的是客,你我有地主之谊,书上还说送往迎来,这是一点不错的。」
《國語辭典》:主客  拼音:zhǔ kè
1.主持接待宾客的人。宋《二程语录》卷一六:「程子葬父,使周恭叔主客。」
2.主人和宾客。如:「主客尽欢」。唐。杜甫〈遣怀〉诗:「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3.主要的客人。如:「他是今天的主客。」
4.职官名。掌管接待外国使节的事,至清末废。《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乃罢长夜人饮,以髡为诸侯主客。」
《國語辭典》:逐客  拼音:zhú kè
1.驱逐由外国至本国游说或任官的人。《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2.遭流放贬谪的人。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一:「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漢語大詞典》:迎客
(1).迎接客人。礼记·曲礼上:“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 唐 岑参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诗:“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2).犹言迎击敌人。孙子·行军:“欲战者,无附於水而迎客。” 杜牧 注:“言我欲用战,不可近水迎敌。”
《國語辭典》:惠然  拼音:huì rán
欣喜顺心的样子。《梁书。卷五一。处士传。何点传》:「理舟虚席,须俟来秋,所望惠然申其宿抱耳。」
《漢語大詞典》:众宾(衆賓)
(1).古代乡饮酒礼中一般的宾客。仪礼·乡饮酒礼:“众宾之席,皆不属焉。”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 汉 郑玄 注:“宾介,处士之贤者……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然后乐学之道成,而得时从先生耆老,席於众宾之后。”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乡饮酒义:“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从之。至於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贵贱之义别矣。”
(2).众多的客人。后汉书·郭太传:“ 林宗 ( 郭太 )唯与 李膺 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唐 李白 《猛虎行》:“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清 林嗣环 《〈秋声诗〉自序》:“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讌……众宾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