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审重(審重)
慎重;审慎持重。 宋 岳飞 《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陛下审重此举,累年於兹,虽尝分命将臣,鼎峙 江 汉 ,而皆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元年:“帝谓宰相曰:‘北门深严,当择审重士处之。’”
《漢語大詞典》:详慎(詳慎)
周详审慎。《孔子家语·弟子行》“欲善则详” 三国 魏 王肃 注:“欲善其事,当详慎也。” 宋 许洞 虎钤经·战候:“临阵之际,胜败之候,能详慎者,善矣。”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隐君专精训詁之学,考订详慎。”
《漢語大詞典》:慎交
交友审慎。 清 李渔 《比目鱼·谲计》:“他慎交择友,难通姓名。”
分類:交友审慎
《漢語大詞典》:审行(審行)
行为审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淮南子·人间训》:“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体德秉真,审行居贞,屈曳蹈机,与世靡矜。”
分類:审慎
《漢語大詞典》:生孰
(1).孰,“ 熟 ”的古字。指成熟的作物。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四祭:“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
(2).孰,“ 熟 ”的古字。指谋虑的粗率和审慎。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论:“夫计之生孰成败,於人也深矣。”
《漢語大詞典》:审辨(審辨)
审慎辨别。 汉 蔡邕 《贞定直父碑》:“其接友也,审辨真伪,明于知人。”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自天下不官,文书专司於卜祝,取天下之私著,审辨而淘汰之,有不合於法宪,足以乱政者,皆屏除之。”
分類:审慎辨别
《國語辭典》:详确(詳確)  拼音:xiáng què
详细且确实。如:「他出国的详确行程还未定。」
《國語辭典》:失检(失檢)  拼音:shī jiǎn
疏于检点而犯了错误。如:「行为失检」。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卷五。婢女代嫁》:「朱私语同官曰:『此我失检,不知云汀家亦有碧莲姊也。』」
《漢語大詞典》:审发(審發)
审慎于始发之际。《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谚曰:‘射幸数跌,不如审发。’是故智者不为小利移目,不为意似改步。”
分類:审慎
《漢語大詞典》:审练(審練)
审慎精细。《北史·崔昂传》:“顷者官司纠察,多不审练,乃闻缘浅入深,未有雪大为小,咸以畏避嫌疑,共相残刻。”
分類:审慎精细
《漢語大詞典》:详寻(詳尋)
审慎查考。晋书·礼志中:“尚书奏:‘案如辞輒下主者详寻。’”
分類:审慎查考
《漢語大詞典》:静算
审慎地谋划。《晋书·殷浩传》:“足下弘思之,静算之,亦将有以深鉴可否。” 宋 陆游 《客至》诗:“静算棋生死,闲分酒浊清。”
分類:审慎谋划
《漢語大詞典》:审信(審信)
审慎而有信。墨子·尚同中:“故古者圣王之为刑政赏誉也,甚(其)明察以审信。”
分類:审慎有信
《漢語大詞典》:宽详(寬詳)
宽大审慎。后汉书·陈忠传:“ 忠 自以世典刑法,用以务在宽详。”
分類:宽大审慎
《漢語大詞典》:详选(詳選)
审慎选拔。《后汉书·和帝纪》:“有司详选郎官宽博有谋才任典城者三十人。”《后汉书·朱浮传》:“旧事,策试博士,必广求详选。”
分類:审慎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