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实践(實踐)  拼音:shí jiàn
实行、履行。如:「实践诺言」。《宋史。卷四二。理宗本纪二》:「真见实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
《国语辞典》:实践大学(实践大学)  拼音:shí jiàn dà xué
私立大学之一。前身为「实践家政专科学校」,于民国四十七年三月十日奉教育部核准立案。五十二年,设立夜间部。六十八年六月,改名为「实践家政经济专科学校」。七十四年起兼招男生。七十五年五月,兼办五年制专科,专招女生。八十年八月,改制为「实践设计管理学院」,专科停招。八十四年八月,高雄校区开发完成,设有技术校院二年制,并设三专毕业生在职进修班;台北校区亦增设三专毕业生在职进修班。八十六年八月,改名为「实践大学」。现设有民生、设计、管理学院等。台北校区现址位于台北市大直,高雄校区位于高雄市内门区。
《国语辞典》:躬行实践(躬行实践)  拼音:gōng xíng shí jiàn
亲自去实行践履。《清史稿。卷二七七。陈瑸传》:「诏嘉勉,谕以躬行实践,勿骛虚名。」
分类:亲自实行
《国语辞典》:革命实践运动(革命实践运动)  拼音:gé mìng shí jiàn yùn dòng
中国国民党掌政台湾初期,透过党国体制进行的政治运动。西元1949年10月13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辖下的「革命实践研究院」于草山开学,由国民党总裁蒋中正自任院长,于开学日演讲叙明该院成立宗旨,包括训练政治干部、协助政府机构播迁台北,以及政府要员、国民大会代表、学者专家及国军各部等陆续撤往台湾。1950年5月16日蒋中正手订〈革命实践运动纲要〉,勉励院内学员以个人实践为起点、以服务为宗旨、以革命为本分、以雪耻救国为目的。
《漢語大詞典》:道德实践
即“道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