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997 【介绍】: 即宋太宗。宋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开宝六年封晋王。九年即位,改元太平兴国。对割据政权继续各个击破。三年,平海军陈洪进、吴越王钱俶相继纳土。四年,亲征,平北汉。乘胜攻辽,于高梁河大败而归。雍熙三年,再命将三路攻辽,大败,遂行守内虚外政策。在位二十二年,加强中央集权,收节度使所领支郡,扩大科举取士,建崇文院,编纂《太平御览》等书,加强“重文”风气。淳化中,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
黄鹤楼志·人物篇
赵光义(939—997) 即宋太宗。字廷宜,本名赵匡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76—997年在位),宋太祖赵匡胤弟。执政21年,励精图治,重视文化,史家称其为一代明君。赵光义好读书、喜词赋、善书法,《宋史艺文志》著录有《太宗御集》120卷(已佚)。世存其草书作品《登黄鹤楼》诗碑帖,论者评为“草法娴熟,笔势婉转,疾徐缓冲,提按顿挫,恰到好处,尤其是气壮力强,宽博圆融,有帝王之气概”。
全宋文·卷六三
宋太宗(九三九——九九七),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仕周,至供奉官都知。建隆元年,辅太祖创业有功,拜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禦使,寻领泰宁军节度使。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封晋王。开宝九年十月,太祖崩,即帝位,改元太平兴国。绍太祖混一海宇之志,迫陈洪进纳土,钱俶入朝。未几,灭北汉。乘胜攻辽,欲取幽冀地,败归。雍熙三年再攻,又败。此后行守内虚外之策。罢节镇领支郡以强化朝廷之权,置审刑院以统司法之权,设考课院、审官院以清吏治,去考场积弊、增科举名额以广取士,建崇文院、敕编《太平御览》诸书以抑武右文。在位二十二年,纪元五: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著有《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御制莲华心轮回文偈颂》二十五卷、《御制秘藏诠》三十卷、《御制缘识》五卷(均存)。详《宋史》卷四、五《太宗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