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安民  拼音:ān mín
1.安抚民众。《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尽取小沛军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丧事。」
2.人名。生卒年不详。宋长安石工,熙宁间,蔡京书元祐党人碑,颁定州县刻于石上,安民被徵役参与其事,因乞免镌本人姓名于碑末,时人以为义。
《漢語大詞典》:安民榜
安定民心的布告。 清 王逋 《蚓庵琐语》:“贝勒王扎营演武场,先遣数骑进城,揭安民榜。”
《国语辞典》:治国安民(治国安民)  拼音:zhì guó ān mín
治理国家,使人民生活安定。《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孤本元明杂剧。闹钟馗。第二折》:「钟馗,你有何治国安民之法?」
《国语辞典》:弭盗安民(弭盗安民)  拼音:mǐ dào ān mín
消除盗匪,安抚平民。《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
《国语辞典》:保国安民(保国安民)  拼音:bǎo guó ān mín
保卫国家,安定人民。《水浒传》第六三回:「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开疆展土,端在此人。」《明史。卷三三二。西域列传四。别失八里》:「友邦远国,顺天事大,以保国安民,皇天监之,亦克昌焉。」
《国语辞典》:安民恤众(安民恤众)  拼音:ān mín xù zhòng
安抚民众,使诚心归顺。《三国演义》第一五回:「于是孙策聚数万之众,下江东,安民恤众,投者无数。」
《國語辭典》:富国安民(富國安民)  拼音:fù guó ān mín
国家富有,人民生活安定。《汉书。卷二九。沟洫志》:「民田适治,河堤亦成,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如裴耀卿、刘晏、刘巽数君子,便时利物,富国安民,足为世法者也。」
《国语辞典》:济世安民(济世安民)  拼音:jì shì ān mín
拯救时世,安定百姓。《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三国演义》第三七回:「欲访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
《國語辭典》:安民告示  拼音:ān mín gào shì
旧时藉以安定民心的政事布告。
《漢語大詞典》:保民
(1).安民;养民。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孟子·梁惠王上:“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国语·周语上:“至于 武王 ,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 韦昭 注:“保,养也。”《汉书·匡衡传》:“盖保民者,‘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观其失而制其宜,故动之而和,绥之而安。” 颜师古 注:“保,养也;陈,施也。”
(2).保护人民。左传·昭公十八年:“ 子大叔 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 陈拱 ,非 宗旦 事也。”
《漢語大詞典》:安众(安衆)
(1).扇名。 晋 陆机 《羽扇赋》:“昔者 武王 玄览,造扇於前,而五明安众,世繁於后,各有託於方圆,盖受则於箑蒲。”太平御览卷七○二引《妇人集》:“没太子妻 季氏 ,为夫所遣,妇与夫书,并致安众扇两双。”
(2).安民。 唐 长孙无忌 《进律疏议表》:“安众之陈九法,玉牒播其弘规。”
分類:安民扇名
《國語辭典》:康济(康濟)  拼音:kāng jì
安民济众。《书经。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晋书。卷三。武帝纪》:「兢兢祗畏,惧无以康济寓内。」
《漢語大詞典》:宁民(寧民)
安民,使人民安定。语出周礼·天官·小宰:“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寧万民,以怀宾客。”《淮南子·泰族训》:“故为治之本,务在寧民,寧民之本,在於足用。”宋书·武帝纪中:“民怀思本之心,经略之图,日不暇给,是以寧民绥治,犹有未遑。”
《漢語大詞典》:三虞
(1).三次虞祭。仪礼·士虞礼:“三虞,卒哭。他用刚日,亦如初。” 郑玄 注:“虞,丧祭名。虞,安也。骨肉归於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礼记·杂记下:“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 宋 梅尧臣 《司徒陈公挽词》:“拥涂看卤部,谁为毕三虞?”
(2).三位掌川泽之官。国语·齐语:“市立三乡,泽立三虞。” 韦昭 注:“周礼有泽虞之官,虞,度也。掌度知川泽之大小及所生育者。”
(3).三条安民的禁令。逸周书·丰谋:“三虞:一,边不侵内;二,道不敺牧;三,郊不留人。” 孔晁 注:“虞,乐也。设此三禁所以悦民。”
《漢語大詞典》:青丘缴(青丘繳)
《淮南子·本经训》:“ 尧 乃使 羿 诛凿齿於 畴华 之野,杀九婴於 凶水 之上,缴大风於 青邱 之泽。” 高诱 注:“ 羿 于 青邱 之泽缴,遮使不为害也,一曰以缴繫矢射杀之。 青邱 ,东方之泽名也。”后因以“青丘缴”为圣君除暴安民之典。 唐 杨师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将举 青丘 缴,安访白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