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冰山安在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天宝上·依冰山〉
杨国忠权倾天下,四方之士争诣其门。进士张彖者,陕州人也,力学有大名,志气高大,未尝低折于人。人有劝彖令修谒国忠可图显荣,彖曰:「尔辈以谓杨公之势倚靠如泰山,以吾所见,乃冰山也。或皎日大明之际,则此山当误人尔。」后果如其言,时人美张生见几。
典故
出门望长安
  
日下长安近
 
日易见长安难到
 
日近长安近
 
日远长安远
 
知日近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举头见月
 
举头见长安
 
长安不见
 
长安在日边
  
长安近
 
长安远
 
长安远于日

相关人物
司马昭(晋明帝)


《世说新语》中卷下《夙惠》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例句

长安远于日,山川云间之。 元稹 江陵三梦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刘长卿 清明后登城眺望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岑参 过燕支寄杜位

长安远于日,搔首独徘徊。 崔涂 春日登吴门

长安同日远,不敢咏归欤。 张南史 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张说 幽州新岁作

将交洛城雨,稍远长安日。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长安遥向日,宗伯正乘春。 杜审言 泛舟送郑卿入京

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杜甫 建都十二韵

天归京兆新,日与长安远。 权德舆 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王勃 始平晚息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王勃 白下驿钱唐少府

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灞涘长安恒近日,殷正腊月早迎新。 韦元旦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典故
我辰安在


《毛诗正义》卷十二之三〈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弁〉~420~
弁彼鸒斯,归飞提提。民莫不谷,我独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踧踧周道,鞫为茂草。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假寐永叹,维忧用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萑苇淠淠。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鹿斯之奔,维足伎伎。雉之朝雊,尚求其雌。譬彼坏木,疾用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人,尚或墐之。君子秉心,维其忍之。心之忧矣,涕既陨之。君子信谗,如或?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伐木掎矣,析薪扡矣。舍彼有罪,予之佗矣。莫高匪山,莫浚匪泉。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无逝我梁,无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汉·郑玄笺:「此言我生所值之辰安所在乎?谓六物之吉凶。」唐·孔颖达疏:「天之生我,我所遇值之时安所在乎?岂皆值凶时而生,使我独遭此也。」
《国语辞典》:安在  拼音:ān zài
1.健在,平安无事。
2.何在。《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周公吐哺待贤,今又安在?」
《漢語大詞典》:内合(内閤)
(1).宫中的楼房式建筑。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若仗在 紫宸 内閤,则夹香案分立殿下。”
(2).安在大门左右的边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栅濠》:“其门左右,两扇内閤,俱用乾粗木密行打造。”
《國語辭典》:烟篷(煙篷)  拼音:yān péng
旧时行驶内河轮船上,客舱上面的地方。票价低廉,无座位,只能躺或坐在甲板上,因为靠近烟囱,故称为「烟篷」。《负曝闲谈》第一七回:「老人家是省俭惯的,只趁烟篷。」
《國語辭典》:针头(針頭)  拼音:zhēn tou
医疗或注射时所使用的针状金属细管。
《漢語大詞典》:内閤
1.宫中的楼房式建筑。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若仗在 紫宸 内閤,则夹香案分立殿下。”
2.安在大门左右的边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栅濠》:“其门左右,两扇内閤,俱用乾粗木密行打造。”
《漢語大詞典》:扣弦(扣絃)
(1).用指弹弦。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 曹纲 善运拨,若风雨,而不事扣絃。”
(2).安在弓弦上。
《漢語大詞典》:竹椽
竹制的安在檩条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椽子。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闰元宵:“笙簫聒地,竹椽出自 柯亭 ;花草盈街,禊帖携来兰渚。”
《國語辭典》:风斗(風斗)  拼音:fēng dǒu
设于窗上的通气遮风具。
《漢語大詞典》:锁钮(鎖鈕)
亦作“鏁钮”。
(1).锁,安在门、箱子、抽屉等的开合处或铁链的环孔中,使人不能随便打开的金属器具,一般要用钥匙才能开。
(2).比喻字的笔画、笔势。 宋 范成大 《知郡安抚以立春日揭所书新安郡榜南楼之上残雪纷集邦人以为善祥遂开宴以落之辄赋长句一篇以附风谣之末》:“碧瓦朱甍上牛斗,妙墨新题森锁钮。”
《國語辭典》:帽花  拼音:mào huā
帽前的装饰品,多以珠宝类做成。
《漢語大詞典》:车鞅(車鞅)
古代用马拉车时安在马脖子上的皮套子。 宋 曾巩 《送吴秀才》诗:“故人远来未一醉,车鞅欲去今谁攀?”
《國語辭典》:轴子(軸子)  拼音:zhóu zi
1.贯穿车轮中心,用以使车轮平顺转动的圆柱形物件。也称为「轴儿」。
2.安装在字画下端,便于捲起的圆杆。
《漢語大詞典》:对日(對日)
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 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问所食多少, 琼 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 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琼 大惊,即以其言应詔,而深奇爱之。”(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 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因以“对日”为形容幼年聪慧之典。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漢語大詞典》:长安日(長安日)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 元帝 问 洛 下消息,澘然流涕。 明帝 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羣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因以“长安日”指 长安 。 唐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将交 洛城 雨,稍远 长安 日。”
(2).指代君王。 唐 张说 《幽州新岁作》诗:“遥遥西向 长安 日,愿上 南山 寿一杯。”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愿枉 长安 日,光辉照北原。”
分類:君王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