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警官学校(警官学校)  拼音:jǐng guān xué xiào
专门教授警政实用科技学术、培养大专以上水准的现代警政专才学校。
《国语辞典》:寄宿学校(寄宿学校)  拼音:jì sù xué xiào
英国于西元一八七○年以后所创设的一种可供学生住宿的学校,学生不必通学,俾便实施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其经费大都来自地方税收,并受地方教育委员会监督。
《国语辞典》: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台湾警察专科学校)  拼音:tái wān jǐng chá zhuān kē xué xiào
我国培育基层警察干部的学校,隶属内政部警政署。前身为台湾省警察学校,民国七十七年六月十五日升格。
《国语辞典》: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军官学校)  拼音:lù jūn jūn guān xué xiào
位于高雄市凤山区。民国十三年由国父孙中山先生创立于广东黄埔,时称为「黄埔军校」,三十五年一月一日改为今名。自八十二年起,规定修业四年三个月,毕业授理学士学位,并以少尉军官任用,为我国培植陆军军官人才的主要学府。
《国语辞典》:中央警官学校(中央警官学校)  拼音:zhōng yāng jǐng guān xué xiào
中央警察大学于民国八十四年改名前的旧称。参见「中央警察大学」条。
《国语辞典》:学校教育(学校教育)  拼音:xué xiào jiào yù
学校中所实施的教育,相对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言。
《国语辞典》:巡回学校(巡回学校)  拼音:xún huí xué xiào
由教师和教学辅导人员组成的一种教学团。在一地进行教学一段时间后,即转往他处继续教学,教学的对象是偏僻地区过于分散的学生,目的在于补充正式教学的不足。
《国语辞典》:职工学校(职工学校)  拼音:zhí gōng xué xiào
利用职工工作以外的时间授以教育的学校。
《国语辞典》:步兵学校(步兵学校)  拼音:bù bīng xué xiào
我国培育陆军步兵基层干部的学校。民国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在南京汤山成立。政府播迁来台后,于四十一年一月十六日在高雄凤山复校,五十八年十二月十六日与陆训部合并,改称「陆军步兵训练指挥部」。六十八年七月一日后直隶陆军总部。
《漢語大詞典》:干部学校
培养、训练干部的学校。简称干校。
《漢語大詞典》:工读学校(工讀學校)
教育、挽救、改造失足青少年的学校。《1980年中国百科年鉴》:“举办工读学校,实行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以教育部门为主,共青团,公安部门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原则。办学方针是‘挽救孩子,培育人才’,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既抓思想教育,又抓文化知识的学习。”
《国语辞典》:公立学校(公立学校)  拼音:gōng lì xué xiào
国家机关或地方机关以及自治团体所设的学校。
《國語辭典》:高等学校(高等學校)  拼音:gāo děng xué xiào
1.大陆地区对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的统称。简称为「高校」。
2.日本的高级中等学校。
《漢語大詞典》:法国国立行政学校
法国培养高级文官的学校。1945年创建于巴黎。招收对象主要为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在行政部门服务五年以上的文官。学制为三年。教学方式分实习和课堂教育两种。毕业生根据成绩分别进入政府上层或中层领导机构,充当行政官员或经济管理官员。
《國語辭典》:黄埔军官学校(黃埔軍官學校)  拼音:huáng pǔ jūn guān xué xiào
国父孙中山先生为培养革命武力与革命干部而创办的军官养成学校。民国十二年设于广州黄埔镇,设步、骑、炮、工、辎、交通、军医、经理、宪兵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