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首序
指季节的开端。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陛下仰稽乾符,俯顺人志,乃以新秋首序,令月吉辰,发扬鸿休,膺受显册。”
分類:季节开端
《漢語大詞典》:五节(五節)
(1).宫、商、角、徵、羽五声的节奏。左传·昭公元年:“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 杜预 注:“五声之节。” 唐 孟郊 《又上养生书》:“法天之听而听之,听不违於五节也。”
(2).古代以五行配四时的五个季节。即春、夏、季夏、秋、冬。左传·昭公元年:“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 杜预 注:“六气之化,分而序之,则成四时,得五行之节。”
《漢語大詞典》:菊节(菊節)
菊花开放的季节。 清 孙枝蔚 《和俞天木侍御韵送钱均历归吴门兼呈令弟山铭广文》:“偏逢菊节归家近,欲看秋衣念妇裁。” 清 孙枝蔚 《程生真州移居》诗:“菊节须关户,桃华再汎舟。”
《漢語大詞典》:客雁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迁徙的雁。 唐 李贺 《梁台古意》诗:“ 芦洲 客雁报春来,寥落野篁秋漫白。” 王琦 汇解:“雁春至则自南往北,秋至则自北徂南,有似客然,故曰客雁。”
《漢語大詞典》:载时(載時)
谓按四时季节行事。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 司马贞 索隐:“载,行也。言行四时以象天。”
分類:四时季节
《漢語大詞典》:炎序
炎夏季节。 唐玄宗 《释放流徒等罪诏》:“况麦风炎序,梅律敲辰,言念狴牢,情深惻隐。”
《國語辭典》:出梅  拼音:chū méi
梅雨期终了,约在阳历七月十五日前后。
《漢語大詞典》:时育(時育)
谓按季节而育养。文选·张衡〈东京赋〉:“於是阴阳交和,庶物时育。” 薛综 注:“众物育养也。” 晋 潘岳 《秋兴赋》:“览花蒔之时育兮,察盛衰之所託。”
分類:季节育养
《國語辭典》:麦候(麥候)  拼音:mài hòu
小麦成熟的季节。指农历四、五月间。南朝齐。谢朓 出下馆诗:「麦候始清和,凉雨销炎燠。」北齐。邢邵 齐韦道逊晚春宴诗:「日斜宾馆晚,风轻麦候初。」
《漢語大詞典》:槐花黄
古代指士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季节。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一折:“策蹇上 长安 ,日夕无休歇;但见槐花黄,如何不心急?”参见“ 槐花黄,举子忙 ”。
《漢語大詞典》:节分(節分)
季节的分际。前后季节不同,分别季节的界限,称为节分。如立春前一日为冬,后则为春。 唐 刘威 《闰三月》诗:“莫怪花开晚,都缘春尽迟。节分炎气近,律应蕙风移。”
《國語辭典》:留鸟(留鳥)  拼音:liú niǎo
不论四季寒暑如何变化,终年栖息于一个地区,而不迁徙的鸟类。如麻雀、喜鹊等。
《漢語大詞典》:内火
(1).内热。 唐 孟郊 《路病》诗:“飞光赤道路,内火焦肺肝。”《再生缘》第二一回:“太后娘娘内火已散,再服一剂,须要参汤应用,以候宿食下来。”
(2).指世俗人炽热的欲望。 唐 鲍溶 《宿悟空寺赠僧》诗:“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
(1).禁止野烧;禁火。周礼·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以三月本时昬心星见于辰上,使民出火;九月本黄昏心星伏在戌上,使民内火。” 唐 皎然 《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因逢内火千家静,便覩行春万木荣。”
(2).指心星移位退伏,说明季节更换,夏去秋来。大戴礼记·夏小正:“九月内火。内火也者,大火。大火也者,心也。” 王筠 正义:“内音纳……下内字衍文。” 顾凤藻 集解:“八月日躔大火,心星盖已伏矣。九月又言之内,因《记》出火而及之,故变伏言内也。”
《國語辭典》:候鸟(候鳥)  拼音:hòu niǎo
随季节变更而迁移的鸟类。可分为冬候鸟和夏候鸟两种。冬候鸟有家燕、野鸭等,夏候鸟有大慈悲心鸟和八色鸟等。因其每年来去有定时,也称为「信鸟」。
《國語辭典》:香市  拼音:xiāng shì
1.佛寺进香时节商人出售香烛、什物的市集。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西湖香市》:「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山东进香普陀者日至,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至则与湖之人市焉,故曰香市。」
2.买卖香料的市集。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日南有香市,商人交易诸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