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4,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红楼
成人
青楼
出水
倚门
莺燕
相好
脂粉
缠头
平康
秋娘
小姐
阿娇
设法
买断
《國語辭典》:红楼(紅樓)  拼音:hóng lóu
1.女子的居处。唐。白居易〈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也称为「红闺」。
2.朱色的楼台。唐。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转歌〉:「东风已缘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3.泛指妓院。清。李天馥〈忆王孙。妒春良夜爱春朝〉词:「花外红楼卷绛绡,极目香尘旧板桥。」
《國語辭典》:成人  拼音:chéng rén
1.已成年的人。
2.德术兼备的人。《管子。枢言》:「既智且仁,是谓成人。」唐。元稹 崔适等可翊麾校尉守左千牛备身制:「勿惰勿佻,以期无诲,斯可与成人并行于朝廷矣。」
3.成器、成材。元。秦𥳑夫《东堂老。楔子》:「父母与子孙成家立计,是父母尽己之心,久以后成人不成人,是在于他,父母怎管的他到底。」《红楼梦》第八四回:「未免多疼他一点儿,耽误了他成人的正事也是有的。」
4.妓女清倌初破身,称为「成人」。《金瓶梅》第五八回:「他是郑爱香儿的妹子郑爱月儿,才成人还不上半年光景。」
《國語辭典》:青楼(青樓)  拼音:qīng lóu
1.指帝王住所,或豪贵之家豪华精致的楼房。多涂饰青漆,故称。《晋书。卷八九。忠义列传。曲允》:「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曲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南齐书。卷七。东昏侯本纪》:「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
2.指妓院。南朝梁。刘邈〈采桑〉诗:「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唐。杜牧 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儒林外史》第三○回:「便是爱女色的要于青楼中求一个情种,岂不大错?」
《國語辭典》:出水  拼音:chū shuǐ
1.出于水面。唐。白居易 因梦得题公垂所寄蜡烛因寄公垂诗:「照梁初日光相似,出水新莲艳不如。」
2.妓女脱籍从良。
《國語辭典》:倚门(倚門)  拼音:yǐ mén
1.形容父母急切盼望子女回家。《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唐。王维 送友人南归诗:「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2.靠在门边。《红楼梦》第二三回:「刚至穿堂门前,只见袭人倚门立在那里,一见宝玉回来,堆下笑来。」
3.妓女靠在门边招揽顾客。
《國語辭典》:倚门卖笑(倚門賣笑)  拼音:yǐ mén mài xiào
靠在门上装出笑脸来招揽客人。语本《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指娼妓生涯。《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儜看我们这样打扮,并不像那倚门卖笑的娼妓。」也作「倚门卖俏」。
分類:妓女卖淫
《國語辭典》:莺燕(鶯燕)  拼音:yīng yàn
1.莺与燕。皆春鸟,故以并称。宋。孙觌〈长乐寺〉诗:「寂寂花絮乱,匆匆莺燕忙。」
2.比喻妓妾。元。张养浩〈寒食游廉园〉诗:「花柳巧为莺燕地,管弦遥递绮罗风。」
《漢語大詞典》:相好
佛教语。佛经称 释迦牟尼佛 有三十二种相,八十二种好。又称 无量寿佛 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亦用作佛像的敬称。 汉 牟融 《理惑论》:“佛身相好,变化神力无方。”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序:“容仪端庄,相好具足。” 唐 王勃 《梓州慧义寺碑铭》:“容华秀絶,相好端明。”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 释氏 在世时,説法於忉利天,而 优填王 思慕不已,请 大目犍连 运神力,於他方取旃檀木,摄匠手,登天视其相好,归而刻焉。”
《國語辭典》:脂粉  拼音:zhī fěn
1.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与粉。南朝梁。萧衍〈东飞伯劳歌〉:「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吴大郎上下一看,只见不施脂粉,淡雅梳妆,自然内家气象。」也称为「胭粉」。
2.代指妇女。《红楼梦》第一二回:「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國語辭典》:平康  拼音:píng kāng
1.平安。《书经。洪范》:「平康正直,彊弗友刚克。」
2.妓院。也称为「平康坊」。
《國語辭典》:秋娘  拼音:qiū niáng
1.唐代歌妓常以「秋娘」为名,有名者如谢秋娘、杜秋娘等。因以秋娘为歌妓之代称。唐。白居易 琵琶行:「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宋。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词:「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2.年纪稍大的女子。《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那样个畅快爽利人,也就会把那半老秋娘的脸儿臊了个通红!」《九尾龟》第一四五回:「只是年纪大了些儿,看上去已经有三十内外的模样。梨涡熨贴,未褪娇红;眉黛温存,犹馀浅绿。虽是秋娘半老,却还很有些徘徊顾影的丰神。」
《國語辭典》:小姐  拼音:xiǎo jiě
1.旧时指娼妓、歌女。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四。傅九林小姐》:「傅九,年二十九岁,好狎游,常为倡家营办生业,遂与散乐林小姐绸缪,约窃负而逃。」
2.富贵人家的女儿。《红楼梦》第四五回:「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著;若生在贫寒小户人家做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
3.称谓。称妻子、夫人。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俺小姐夹谷人氏,童家女儿,小字娇兰,娶为妻室,十年光景,甚是绸缪。」
4.社交场合泛称年轻女性,多用于未婚女子或女子姓名之后的称呼。如:「小姐,请问民权东路怎么走?」
5.称选美比赛中的优胜者,常冠以地区名称或其他衔称。如:「中国小姐」、「环球小姐」。
《國語辭典》:阿娇(阿嬌)  拼音:ā jiāo
本指汉武帝陈皇后。后借指漂亮的女孩。南朝梁。萧子显〈日出东南隅行〉:「光照窗中妇,绝世同阿娇。」五代十国南唐。张泌 胡蝶儿。胡蝶儿词:「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
《國語辭典》:金屋藏娇(金屋藏嬌)  拼音:jīn wū cáng jiāo
汉武帝幼时欲建华丽的宫殿给表妹阿娇居住。典出汉。班固〈汉武故事〉。后指营建华屋给所爱的女子居住,或指纳妾之事。元。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四出:「则怕呵,把俺年深色浅,当了个金屋藏娇。」《二十载繁华梦》第二三回:「当时佘老五恋著雁翎,周庸祐也恋著雁翎,各有金屋藏娇之意。」
《國語辭典》:设法(設法)  拼音:shè fǎ
筹划方法,想办法。《红楼梦》第六四回:「如若见林妹妹伤感,再设法开解,既不至使其过悲,而哀痛稍伸,亦不致抑郁致病。」《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务必设法解散,千万不可滋事。」
《國語辭典》:买断(買斷)  拼音:mǎi duàn
1.占尽、买清。宋。岳珂《桯史。卷一。王义丰诗》:「祗因买断山中景,破费神龙百斛珠。」宋。陆游〈鹧鸪天。插脚红尘〉词:「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2.用钱替妓女赎身。《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八出》:「今日里惜分和谐,谢恩家不惜千金买断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