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好学(好學)  拼音:hǎo xué
容易学习。如:「这门科目蛮好学的!」
《國語辭典》:好学(好學)  拼音:hào xué
喜欢学习。《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皇亲有好学者,宛转致之。」
《国语辞典》:好学不倦(好学不倦)  拼音:hào xué bù juàn
喜好学习而不知疲倦。《史记。卷四○。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杜预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
《国语辞典》:好学专辑(好学专辑)  拼音:hào xué zhuān jí
教育部将教学用电脑辅助教学软体,运用科技技术重新整理制作的光碟专辑。教育部从民国七十八年开始实施「电脑辅助教学计画」后,便积极开发教学用电脑辅助教学软体,且整理制作成光碟,即为好学专辑。
《漢語大詞典》:笃实好学(篤實好學)
认真踏实,爱好学问。北史·张袞传:“ 袞 篤实好学,有文才。”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后土词渎慢:“ 金陵 邵衍 字 仲昌 ,篤实好学。”
《漢語大詞典》:笃信好学(篤信好學)
谓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并勤奋学习。论语·泰伯:“子曰:‘篤信好学,守死善道。’”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若夫篤信好学,志在生民者,略有三数。”
《國語辭典》:笃志好学(篤志好學)  拼音:dǔ zhì hào xué
专一心志,勤于学问。《后汉书。卷二六。侯霸传》:「笃志好学,师事九江太守房元,治谷梁春秋,为元都讲。」
《分类字锦》:好学近知(好学近知)
礼记好学近子知
分类:
《國語辭典》:好学深思(好學深思)  拼音:hào xué shēn sī
喜欢学习而又能深入思考。《聊斋志异。卷一○。何仙》:「座中有与乐陵季忭相善者,李固好学深思之士,众属望之。」
《國語辭典》:向学(向學)  拼音:xiàng xué
立志求学。如:「他一心向学,终有所成。」《三国演义》第三六回:「乃更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漢語大詞典》:眈学(眈學)
好学。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 ﹞乘一黄牛,被以蒲韉,仍将汉书一帙掛於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尚书令、 越国公 杨素 见於道,从后按轡躡之,既及,问曰:‘何处书生,眈学若此?’”
分類:好学
《国语辞典》:谢朓(谢朓)  拼音:xiè tiào
人名。(西元464~499)南朝齐人,字玄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善草隶及五言诗,诗多描写自然景物。世称为「小谢」。曾为宣城太守,后被害下狱而死,著有《谢宣城集》。
《漢語大詞典》:枕书(枕書)
枕着书。谓与书为伴,勤奋好学。 宋 苏轼 《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枕书熟睡呼不起,好学怜君工杂拟。”
《漢語大詞典》:伯鸾(伯鸞)
(1). 汉 梁鸿 的字。 鸿 家贫好学,不求仕进。与妻 孟光 共入 霸陵山 中,以耕织为业。夫妇相敬有礼。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因以“ 伯鸾 ”借指隐逸不仕之人。 唐 孟郊 《下第东南行》诗:“试逐 伯鸞 去,还作 灵均 行。” 宋 苏轼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之二:“非无 伯鸞 志,独有 子云 悲。” 王十朋 集注:“‘非无 伯鸞 志’,以言 王子立 有与妻共隐之意。”
(2).作为贤丈夫的代称。 唐 刘长卿 《送子壻崔真父归长城》诗:“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 伯鸞 。” 明许自昌《水浒记·联姻》:“念伊少年,影形弔处,相依有 伯鸞 。”
《國語辭典》:笃学(篤學)  拼音:dǔ xué
好学。《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此君笃学隐居,不与时竞,以道乐身。」
分類:专心好学
《國語辭典》:炳烛(炳燭)  拼音:bǐng zhú
燃烛照明。引喻日夜不辍,好学不倦。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也作「秉烛」。
分類: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