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投充
(1).投靠权势人家充当奴仆以得到庇护。《清会典事例·户部·户口》:“八年諭,投充人有生事扰民者,本主及该佐领,如知情皆连坐。”清史稿·食货志一:“其户下人祖父或係契买,或係 盛京 带来,或係带地投充,分别注明。”
(2).投往充当。 清 洪升 《长生殿·驿备》:“老爹,有一个投充女工的老婆子在外。”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六:“我初到 莫斯科 时曾经遇见一共产党,这次他去投充志愿军,也死在里面。”
《漢語大詞典》:台隶(臺隸)
地位最低下的奴仆。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舆马臺隶,应为科品。” 李贤 注:“臺、隶,贱职也。” 唐 卢照邻 《咏史》之一:“髠钳为臺隶,灌园变姓名。” 章炳麟 《五无论》:“非吾族也,孰有圣哲旧邦,而忍使其遗民陷为臺隶?”
《漢語大詞典》:侍长(侍長)
(1). 金 元 时代奴仆对主人的称谓。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楔子:“﹝ 红娘 对 鶯鶯 ﹞侍长请起,我去则便了,説道:‘ 张生 ,你好生病重,只俺姐姐也不弱。’” 王季思 校注:“《南词叙录》:‘ 金 元 时谓主曰使长。’侍长,即使长也。”
(2).侍妾之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使长侍长:“又侍长之号,则今各藩府之女,俱有此称。曾细叩何义,则云尊其为侍妾之长也。乃至支庶猥贱、不膺封号、且恣为非礼者,亦例受此呼,其辱朱邸极矣。今《荆釵记》戏文中,尚有‘怕触突侍长’之语,则此号相传,亦非一日。”《醒世姻缘》第八回:“且是往人家去,进得中门,任你什么王妃侍长,奶奶姑娘,狠的,恶的,贤的,善的,妬忌的,吃醋的,见了那姑子,偏生那喜欢。”
《漢語大詞典》:骑奴(騎奴)
骑马随从的奴仆。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 卫将军 从此两人过 平阳主 ,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断席别坐。”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骑奴侍僮,夹轂节引。” 宋 王安石 《两生》诗:“好与骑奴同一处,此时俱事 卫将军 。” 清 黄遵宪 《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诗:“体夫詈重棺,骑奴嘲空囊。”
《漢語大詞典》:从奴(從奴)
随从的奴仆。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 吴 军,至 吴 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
分類:随从奴仆
《國語辭典》:抄估  拼音:chāo gū
搜查、没收。元。杨梓《霍光鬼谏》第四折:「灭九族诛戮了髫龀,斩全家抄估了事产。」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七。奴婢》:「然奴或致富,主利其财,则俟少有过犯,杖而锢之,席卷而去,名曰抄估。」也作「抄没」。
《漢語大詞典》:恩东(恩東)
奴仆对主人的尊称。 元 柯丹丘 《荆钗记·遣仆》:“[外]不忍他家受惨悽。[末]恩东惜树更连枝。”
《漢語大詞典》:阿合
古女真语。被人使唤的奴仆。金史·金国语解·人事:“阿合,人奴也。”
《國語辭典》:执箕帚(執箕帚)  拼音:zhí jī zhǒu
手持畚箕扫帚从事贱役。后多指为人妻的谦词。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执箕帚。」《三国演义》第三三回:「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献甄氏为世子执箕帚。」也作「执巾栉」。
《國語辭典》:主子  拼音:zhǔ zi
1.臣下称皇上。
2.奴仆称主人。《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买些酒与他吃,叫他在主子跟前说你是太太老爷极喜欢的人,他就连三的给你银子用了。」《红楼梦》第七七回:「你一个作主子的,跑到下人房里作什么?」
3.角色。有讽刺的意思。《三国演义》第一七回:「若稍有些须不虞,老孙可是好惹的主子!」《醒世姻缘传》第一四回:「那个晁大舍,这城里是第一个有名的刻薄人,他每次是过了河就拆桥的主子。」
4.主顾。《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一时不得应手,情愿七扣的短票,借一千两银子。我想这是极稳的主子,又三个月内必还。」
《漢語大詞典》:斯养(斯養)
即厮养。奴仆。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故事人加则为宗庙器,否则斯养之舋才。”古文苑·王粲〈为刘表与袁尚书〉:“戎马斯养,罄无不宜。”斯,一本作“ 厮 ”。 章樵 注:“斯,读作‘廝’。养,去声。奴僕辈也。”
分類:奴仆
《漢語大詞典》:顽仆(頑僕)
愚鲁的奴仆。对仆人的贬称。 唐 王建 《林居》诗:“顽僕长如客,贫居未胜蓬。” 清 李渔 《风筝误·嘱鹞》:“不贪醉饱为顽僕,愿效 崑崙 作侠奴。”
《漢語大詞典》:仓头(倉頭)
汉 代对奴仆的称呼。 汉 时奴仆以深青色布包头,故称。仓,通“ 苍 ”。汉书·萧望之传:“ 仲翁 ( 王仲翁 )出入从仓头庐儿。” 颜师古 注:“皆官府之给贱役者也。”北齐书·张亮传:“﹝ 尒朱兆 ﹞窜於穷山,令 亮 及仓头 陈山提 斩己首降,皆不忍。”资治通鉴·汉宣帝地节三年:“﹝ 霍云 ﹞当朝请,数称病私出……使仓头奴上朝謁。”
《漢語大詞典》:番奴
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人为奴仆者。《宣和遗事》后集:“番奴持食肉一盘,酒一瓶。”
《國語辭典》:典贴(典貼)  拼音:diǎn tiē
卖身为奴仆。唐。韩愈 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或因水旱不熟,或因公私债负,遂相典贴,渐以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