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固伦(固倫)
满语。义为国,又为尊贵之义。 清 代皇后的女儿封固伦公主。《清文献通考·帝系四》:“ 崇德 元年定中宫所生女封固伦公主。”
《国语辞典》:表姐妹  拼音:biǎo jiě mèi
称谓。用以称姑母、舅父、姨母的女儿。年纪比自己大的称为「表姐」,小的称为「表妹」。也作「表姊妹」。
《漢語大詞典》:阿囡
方言。对女儿的亲昵称呼。 茅盾 《林家铺子》一:“ 林大娘 慌得没有工夫打呃,挣扎着说:‘阿囡,呃,不要哭--过了年,你爸爸有钱,就给你制新衣服,呃,那些狠心的强盗!’”
《國語辭典》:搬九  拼音:bān jiǔ
中国北方习俗。女儿出嫁九天后,回娘家小住几日,称为「搬九」。
《漢語大詞典》:得墨忒耳
希腊神话中的谷物女神。女儿普西芬尼失踪后,她悲痛欲绝。后得知是冥王哈得斯在宙斯同意下劫走其女儿,她便愤然离开奥林匹斯。于是土地荒芜,到处饥馑。宙斯乃准许她们母女每年团聚一次,此时大地回春,谷物茂盛。
《漢語大詞典》:倒箱会(倒箱會)
古代 江 浙 一带多生女儿的人家,待女儿全部出嫁后,会集亲朋的宴会称“倒箱会”。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江 、 浙 人家生女多者,俟毕嫁,亦大会亲宾,谓之倒箱会。”
《漢語大詞典》:大小姐
(1).旧时对人家女儿的敬称。
(2).特指长女。
《漢語大詞典》:催生礼(催生禮)
旧俗,母家在女儿将分娩时,送礼到婿家,叫“催生礼”。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育子:“ 杭 城人家育子,如孕妇入月期将届,外舅姑家以银盆或綵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或纸盖之……併以綵画鸭蛋一百二十枚、膳食、羊、生枣、栗果,及孩儿绣绷綵衣,送至婿家,名催生礼。”
《漢語大詞典》:前刘海(前劉海)
(1).头发的样式之一。 清 末一般浮浪子弟除梳着油松大辫外,额上还留有一排一二寸长的短发,称“前刘海”。《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卑职此时早已走到 饶守 的儿子跟前,拿手撩起他的辫子来一看,幸亏剃去的是前刘海,还不打紧。”
(2).专指妇女儿童垂在前额的整齐的短发。 叶圣陶 《倪焕之》二四:“皮肤宽松而多脂,脸上敷点儿朱,不及真血色来得活泼,前刘海,挂在后脑的长圆髻……完全是家庭少奶奶的标本。”
《國語辭典》:青梅竹马(青梅竹馬)  拼音:qīng méi zhú mǎ
竹马,前端装上木制马头的竹竿,小孩夹在胯下当成马骑。「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的结伴嬉戏。语本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也指从小相识的伴侣。如:「他们两个是青梅竹马,感情非常好。」
《國語辭典》:内侄女(內姪女)  拼音:nèi zhí nǚ
称谓。用以称妻子兄弟的女儿。
《漢語大詞典》:上尉的女儿
长篇小说。俄国普希金作于1837年。青年贵族军官格利涅夫爱上边防炮台上尉司令的女儿玛莎。后普加乔夫率领农民起义,攻占炮台,杀死司令。因感念格利涅夫的旧谊,普加乔夫成全了他与玛莎的婚事。起义失败后,格利涅夫因受怀疑被捕。后经玛莎谒见女皇,澄清事实,遂获释放。
《國語辭典》:老姑娘  拼音:lǎo gū niáng
1.年老未婚的女子。如:「她一直专注于求学及工作,转眼间已成为一个老姑娘。」元。关汉卿《玉台镜》第二折:「老姑娘手把著头稍自领,索什么嘱付叮咛。」
2.排行最末的女儿。《跻春台。卷一。节寿坊》:「祭奠已毕,即请老姑娘,把接姑延嗣之意告知青云。」《红楼复梦》第四六回:「我是老太太的宝贝女儿,诸事偏疼些儿。这会有了三个姐姐,他老人家一准要多疼顾些老姑娘。」
《國語辭典》:家生婢  拼音:jiā shēng bì
奴仆之女仍服役为婢者。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九:「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
分類:奴仆女儿
《國語辭典》:家生  拼音:jiā shēng
1.家计。《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左右不脩家生,出行游国中。」
2.家中器物的总称。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诸色杂货》:「家生动事,如桌、凳、凉床、交椅、兀子。」也作「傢生」。
3.奴仆在主人家所生的子女。《水浒传》第六一回:「这个道童,又聋又哑,只有一分蛮气力。却是家生的孩儿,没奈何带他出来。」
4.武器。《水浒传》第二回:「史进又不肯务农,只要寻人使家生,较量鎗棒。」
《漢語大詞典》:家生(傢生)
亦作“傢𠇷”。方言。泛指用具、器物。《海上花列传》第三八回:“梳头傢生搭衣裳教我故歇就拿得去。”
分類:用具器物
《國語辭典》:略诱(略誘)  拼音:lüè yòu
用强暴、胁迫或伪计的方式拐骗。如:「他以诈骗手段略诱少女离家出走,犯了刑法上的略诱罪。」《野叟曝言》第五三回:「执事行坚等八十一名,均照略诱良人为妻妾子孙律,杖一百,徒三年,仍追去度牒,勒令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