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契、离。传说中远古商代始祖。帝喾之子。其母简狄吞玄鸟卵怀孕而生。佐禹治水有功,舜乃命契为司徒,掌教化。赐姓子,封于商。一说居于蕃。
杜契 朝代:孙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吴京兆杜陵人,字广平。初依孙策。孙权黄武二年学道,隐于华阳。
褚契 朝代:

人物简介

全晋文·卷六十七
契,河南阳翟人。魏时为县吏。景元初,豫州刺史王沈引为主簿。入晋累迁至安东将军。

人物简介

全晋文
道契,又名僧契,姓傅,北地泥阳人,姚兴以为僧正。
慕容契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6 【介绍】: 北魏时人,鲜卑族。白曜弟子。孝文帝太和初以名家子擢为中散,迁宰官。微好碎事,颇晓攻作,主司厨宰,稍以见知。累官至朔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人。官上仪同。善画释道及人物故实。尝与田僧亮、郑法士同于京师光明寺画小塔,法士画东壁北壁,僧亮画西壁南壁,契丹画外边四面,后人称之为三绝。而法士叹服契丹之画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7 【介绍】: 唐时铁勒部人。居热海上。太宗贞观六年与母率部千余人投唐。以左领军将军讨吐谷浑,袭败之。尚临洮县主。为葱山道副大总管,累平高昌、龟兹。高宗时讨西突厥,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副李绩攻高丽,拔之,进位镇军大将军,徙封凉国公。卒谥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铁勒部人,字若水。契芯何力子。幼授上柱国。李敬玄攻吐蕃,契苾明为柏海道经略使,以功多,进左威卫大将军,袭封。以左鹰物卫大将军卒,年四十六。谥靖。
契苾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突厥铁勒别部之裔。初为振武都头,握兵万余。后历任数郡,喜与文士游。武宗会昌二年,为蔚州刺史。李商隐曾有诗投赠。宣宗大中六年,自右金吾卫大将军拜振武节度使。
契苏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突厥铁勒别部之裔。僖宗中和元年,任振武节度使,曾与诸镇至河东讨李克用。昭宗乾宁间,自卫将军授右武卫上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居明州奉化县。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中贮行李,就人乞啜,分少许入囊,人称布袋和尚。昭宗天复中卒。江浙间多画其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7 【介绍】: 五代时僧,名契此。住奉化岳林寺。形貌猥琐,额蹙腹皤,出语无状。常以杖荷一布袋尽实供身之具。言人祸福往往应验。后梁末帝贞明中卒。宋徽宗崇宁中赐号定应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6 号长汀子,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常背布袋入市廛,见物即乞,得即入口,留少许投袋中。随处寝卧,形若疯癫。世称布袋和尚。凡示人吉凶,多有应验。又喜作歌偈。后梁末帝贞明三年(916)卒于明州岳林寺。《宋高僧传》谓昭宗天复中化去。江浙间人谓其为弥勒显化,争相图画其像。后世佛寺中所供大肚弥勒,相传即为其造像。《景德传灯录》卷二七、《宋高僧传》卷二一有传。《景德传灯录》、《宗镜录》、《鸡肋编》、《庆应大师别传》、《明州岳林寺志》等书中存其诗偈24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未详氏族。天复初。见之明州奉化县。蹙頞皤腹。形裁腲鮾。语嘿出处。无常时。每荷一布袋。行市肆中。随所遇。辄乞得醯酱𦵔炙诸可食物。必分少许入袋。馀以投诸口。然过门则所货倍售。故市肆之人。争遮挽之。所至不能去。夜宿鹤林寺。晨起曳高齿木屐竖股。卧大桥上。则是日虽雨而晴。系草屦疾走。则是日虽晴而雨。或以此候察之。屡验。一日独立稠众中。或问和尚在此作么。答曰。我待个人子。曰我聻。师探怀中出一橘。其僧拟接。师缩手曰。你不是者个人。或于市井中。成一厕。师立于其前。唱曰。募缘造到。诸人不得于此大小二事。 有僧徐行其前。师从后。抚其背。僧回首云。作什么。师展手曰。乞我一文钱。僧曰。道得即与。师放下布袋叉手立。 白鹿和尚问。如何是布袋。师放下布袋。叉手立。问如何是布袋下事。师荷布袋便行。既灭。或遇于他州。因书偈托之以寄。其辞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都不识。由是知为慈氏降迹也。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释契此者。不详氏族。或云四明人也。形裁腲鮾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入廛肆。见物则乞至于醯酱鱼𦵔才接入口。分少许入囊。号为长汀子布袋师也。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人以此奇之。有偈云。弥勒真弥勒时人皆不识等句。人言。慈氏垂迹也。又于大桥上立。或问和尚在此何为。曰我在此觅人。常就人乞啜。其店则物售。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亢阳即曳高齿木屐。市桥上竖膝而眠。水潦则系湿草屦。人以此验知。以天复中终于奉川。乡邑共埋之。后有他州见此公。亦荷布袋行。江浙之间多图画其像焉。 唐邺都开元寺智𮗿传 释智𮗿。不知何许人也。少而英伟长勤梵学。凡诸经论一听入神。其所讲宣也音辩浏亮。每临台座自谓超绝。所患者听众无几。虞其以水传器。器器不空繄我独无。乃辜佛意。遂负箱帙遍历名山以询智者。末至衡岳寺憩息月馀。尝于寺闲斋。独自寻绎疏义。复自咎责曰。所解义理莫违圣意乎。况思兀然。偶举首见老僧振锡而入曰。师读何经论穷何义理。𮗿疑其名岳之内车辙原中罗汉混凡曾何可测。乃自述本缘。因加悔责。又曰。傥蒙贤达指南请受甘心。钤口结舌不复开演矣。老僧笑曰。师识至广岂不知此义。大圣犹不能度无缘之人。况其初心乎。师只是与众生无缘耳。𮗿曰。岂终世若此乎。老僧曰。吾试为尔结缘。遂问𮗿。今有几赀粮耶。𮗿曰。自北徂南。裂裳裹足。已经万里。所赍皆罄竭矣。见受持九条衣而已。老僧曰。只此可矣。必宜鬻之以所易之直皆作麋饼油食之调。𮗿如言作之。约数十人食遂相与至垌野之中散掇饼饵。焚香长跪。咒曰。今日食我施者。愿当来之世与我为法属。我当教之得至菩提。言讫乌鸟乱下啄拾地上。蝼蚁蝇蚃莫徵其数。老僧曰。尔后二十年方可归开法席。今且周游未宜讲说也。言讫而去𮗿由是精进道力不倦研摩。义味滋多。志在传授。至二十年。却归河比。盛化邺中。听众盈千数人。皆年二十已来。其老者无二三人焉。 系曰。中有末位变定难移。今世所修必招当果。今智𮗿依异僧之教。令二十年后待听徒。一如其言。如此则当生修当生果。故弗诬矣。诗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将知永寿之人河清屡见矣。
神僧传·卷第九
释契此者。不详氏族。或云四明人。形裁腲(乃罪切)鮾(乌罪切)蹙额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入廛。市肆见物则乞。至于醯酱鱼𦵔才接入口。分少许入囊。号为长汀子布袋师也。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人以此奇之。又尝就人乞啜。其店则物售。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亢阳即曳高齿木屐市桥上竖膝而眠。水潦则系湿草屦。人以此验知。以天复中终于奉川乡。邑人共埋之。后有他州见此僧。亦荷布袋行。江浙之间多画其像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吴越时禅僧。嗣明招德谦。后住处州报恩院。《景德传灯录》卷二四有传,并存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张契真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钱塘人。生有异相,青骨方瞳,形如瘦鹤。曾独处真圣宫数年,翻绎蕊笈琅函之秘,深得微旨。后归宋,选居太乙宫,赐号元静大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僧。居闽中。通内外学,性敏速。嗣长庆慧棱。后周太祖广顺初,游历至杭州,居龙华寺,赐号广辨周智禅师。曾陪吴越王钱俶游碧浪亭,即景赋诗云:“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时以为佳对。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闽中(今福建)僧。通内外学,性敏速。嗣长庆慧棱。后周太祖广顺初,游历至杭州,居龙华寺,赐号广辨周智禅师。曾陪吴越忠懿王钱弘俶游碧浪亭,即景赋诗,时称为佳对。《五代史补》卷五、《景德传灯录》卷二一、《十国春秋》卷八九有传。《全唐诗》存诗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