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辨合
符合,契合。指论说的道理与事实相符。辨,通“ 别 ”。荀子·性恶:“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 杨倞 注:“辨,别也……言论议如别之合如符之验然,可施行也。” 章诗同 注:“辨,通‘别’。别,古代借贷所用的一种凭证,别之为二,两家各执其一。”
《國語辭典》:合不来(合不來)  拼音:hé bù lái
无法融洽相处。如:「他们之间有些过节,老是合不来。」《醒世姻缘传》第一八回:「也不管男女的八字合得来合不来,也不管两家门第攀得及攀不及,也不论班辈差与不差,也不论年纪若与不若,只凭媒婆口里说出便是。」
《國語辭典》:语不投机(語不投機)  拼音:yǔ bù tóu jī
谈话时彼此意见情趣不相契合。《五灯会元。卷一二。云峰文悦禅师》:「所以道,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也作「话不投机」。
《國語辭典》:息息相通  拼音:xí xí xiāng tōng
比喻关系极为密切或彼此契合无间。《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如今听了张金凤这话,正如水月镜花,心心相印;玉匙金锁,息息相通。」《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刘厚守是何等样人,而且他的店就是华中堂的本钱,他们里头息息相通,岂不晓得之理?」
《国语辞典》:神会心契(神会心契)  拼音:shén huì xīn qì
相互间心神契合,不必藉由言语的表达,心里便已理解、明白。《宣和书谱。卷一二。行书六。王安石》:「京从兄襄深悟厥旨,其书为本朝第一。而京独神会心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可与方驾。」
《国语辞典》:契合金兰(契合金兰)  拼音:qì hé jīn lán
契合,情志相投。金兰,结盟兄弟。契合金兰形容朋友情意相投合,如兄弟一般。明。汪廷讷《狮吼记》第一○出:「自合与老爷情投胶漆,契合金兰。」也作「契若金兰」。
《国语辞典》:胶漆相投(胶漆相投)  拼音:jiāo qī xiāng tóu
比喻情谊深厚,志趣相契合。《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类》:「胶漆相投,陈重之与雷义;鸡黍之约,元伯之与巨卿。」
《国语辞典》:心有灵犀(心有灵犀)  拼音:xīn yǒu líng xī
比喻情意相通,意念相契合。参见「心有灵犀一点通」条。元。于伯渊〈点绛唇。漏尽铜龙套。赚煞〉:「花月巧梳妆,脂粉娇调弄,没乱杀看花的眼睛,更那堪心有灵犀一点通。」
《国语辞典》:异苔同岑(异苔同岑)  拼音:yì tái tóng cén
不同的青苔长在同一座山。比喻朋友彼此契合。晋。郭璞〈赠温峤〉诗:「及余臭味,异苔同岑。」
《国语辞典》:犹鱼得水(犹鱼得水)  拼音:yóu yú dé shuǐ
好像鱼和水般的契合。比喻得到和自己意气相投的朋友或很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与亮情好日密,自以为犹鱼得水也。」也作「如鱼得水」、「如鱼似水」。
《国语辞典》:义气相投(义气相投)  拼音:yì qì xiāng tóu
彼此情谊志趣相契合。
《国语辞典》:扣环儿(扣环儿)  拼音:kòu huán ér
比喻彼此的思想、言论与做事方法能相契合。如:「她们从一开始,就显得格格不入,没办法扣环儿。」
《國語辭典》:格格不入  拼音:gé gé bù rù
抵触阻隔而不相合。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國語辭典》:合得来(合得來)  拼音:hé de lái
性情、志趣相投,相处融洽。如:「同事们都挺合得来的,所以工作很愉快。」
《漢語大詞典》:千里神交
相隔千里,精神契合。谓友情深厚。 唐 孟启 本事诗·征异:“ 元相公 稹 为御史,鞫狱 梓潼 。时 白尚书 在京,与名辈游 慈恩 ,小酌花下,为诗寄 元 曰:‘花时同醉破新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 梁州 。’时 元 果及 褒城 ,亦寄梦游诗曰:‘梦君兄弟 曲江 头,也向 慈恩 院里游。驛吏唤人排马去,忽惊身在古 梁州 。’千里神交,合若符契,友朋之道,不期至歟!”参阅全唐诗卷四一二 元稹 《梁州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