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大钱(一大錢)
东汉 会稽 太守 刘宠 ,有政绩。后征为将作大匠。将行,有五六父老各赍百钱以送, 宠 只受每人一枚大钱。见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后用为称颂官吏廉洁的典实。 明 高启 《野老行》:“鸡鸣相送拜道边,愿公受取一大钱。”参见“ 一钱太守 ”。
《國語辭典》:一钱太守(一錢太守)  拼音:yī qián tài shǒu
汉刘宠为会稽太守,禁察非法,郡内大化。后徵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个老人,各持百钱送给刘宠,以谢其清明之治,刘宠选一大钱而受,故称为「一钱太守」。见《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刘宠传》。后用以称清廉的官吏。
《漢語大詞典》:守刺
太守与刺史。泛指地方长官。宋史·胡寅传:“遴选守刺,久于其官,痛刈姦赃,广行於宽恤者,爱民之实也。”
《漢語大詞典》:常山舌
新唐书·颜杲卿传载:“ 杲卿 至 洛阳 , 禄山 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 杲卿 瞋目駡曰:‘汝 营州 牧羊 羯 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 唐 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 禄山 不胜忿,缚之 天津桥 柱,节解以肉噉之,詈不绝,贼钩断其舌,曰:‘能復駡否?’ 杲卿 含胡而絶。” 颜杲卿 为 常山 太守,后因以“常山舌”作宁死不屈之典。 宋 文天祥 《正气歌》:“为 张睢阳 齿,为 颜常山 舌。” 程善之 《和孟硕狱中诗》:“ 常山 舌在心犹壮,南史书存手自持。”
《國語辭典》:襦裤歌(襦褲歌)  拼音:rú kù gē
汉代廉范任蜀郡太守时,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富裕,因此人们作「襦裤歌」颂扬他。典出《后汉书。卷三一。廉范传》。后用以表彰政治清廉,百姓富庶。
《漢語大詞典》:廉守
清廉的太守。对州郡长官的敬称。 唐 皎然 《冬日遥和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华寺高顶临湖亭》诗:“仁坊标絶境,廉守躡高踪。”按,廉守,一本作“ 明牧 ”。
《漢語大詞典》:裁旨
宋 代称太守以下地方长官的指示、命令为“裁旨”。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近世自钧旨、臺旨而下,称裁旨。按, 李罕之 擅引 泽州 兵夜入 潞州 ,以状白 李克用 曰:‘ 薛铁山 死,州民无主,虑不逞者为变。故 罕之 专命镇抚,取王裁旨。’”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三:“本朝君相曰圣旨、钧旨,太守而下曰臺旨,又其次曰裁旨。”
《漢語大詞典》:墨娥
相传 唐 姑臧 太守 张宪 使家伎代书札,号墨娥。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凤窠群女:“ 姑臧 太守 张宪 使倡伎:奏书者,号传芳妓;酌酒者,号龙津女;传食者,号仙盘使;代书札者,号墨娥。”
《漢語大詞典》:洛阳田(洛陽田)
后魏 许洛阳 官拜 雁门 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事见北史·许洛阳传。后用以指良田。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你便有 洛阳 田 平阳 果,钞广银多,有时节典了庄科,准了綾罗,铜斗儿家私恰做了落叶辞柯。”
《國語辭典》:戒书(戒書)  拼音:jiè shū
1.自我戒惕的文字。《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
2.汉代皇帝的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汉。蔡邕〈独断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也称为「戒敕」。
《漢語大詞典》:廉裤
后汉书·廉范传载, 廉范 ,字 叔度 , 建初 中为 蜀郡 太守,废除禁止百姓点灯夜作的旧制。百姓称便,作《五袴歌》以颂其功德。后遂以“廉袴”作为民众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唐 李商隐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衮文》:“ 汉 滎 出牧, 晋 议州兵, 廉 袴歌送, 刘 钱 赠行。”亦作“ 廉公袴 ”。 清 赵翼 《前守韦缘事罢官诗以送别》:“民犹争诵 廉公 袴,我敢相矜 范叔 袍。”参见“ 五絝 ”。
《漢語大詞典》:五绔(五絝)
亦作“ 五裤 ”。 后汉书·廉范传:“﹝ 范 ﹞ 建初 中,迁 蜀郡 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絝。’”后以“五絝”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唐 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籍籍歌五袴,祁祁颂千箱。”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赵衡州》词:“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詔凤凰啣。”《金瓶梅词话》第六六回:“又久仰贵任荣修德政,举民有五袴之曲,境有三留之誉。” 清 钱谦益 《户部江西清吏司员外郎廉第授奉直大夫制》:“尔之字人可以庶,尔之祥刑可以教……〈无衣〉五袴之謡岂遂逊於前烈乎?”
《漢語大詞典》:钩舌(鉤舌)
钩断舌头。 唐 常山郡 太守 颜杲卿 被 安禄山 俘获,“ 禄山 不胜忿,缚之 天津桥 柱,节解以肉噉之,詈不絶,贼鉤断其舌,曰:‘復能駡否?’ 杲卿 含胡而絶。”事见《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后用以为典实。 宋 文天祥 《平原》诗:“哀哉 常山 惨鉤舌,心归朝廷气不慑。”
《漢語大詞典》:淮阳绩(淮陽績)
汉 汲黯 任 淮阳 太守,政绩清明。后以“淮阳绩”指良好的政绩。 宋 刘敞 《睡起》诗:“媿无 淮阳 绩,高卧亦终年。”
《漢語大詞典》:胜屠(勝屠)
复姓。 汉 代有 河东 太守 胜屠公 。史记·酷吏列传:“ 由 后为 河东 都尉,时与其守 胜屠公 相告言罪。” 司马贞 索隐引《风俗通》:“ 胜屠 即 申屠 。”
《国语辞典》:府小吏  拼音:fǔ xiǎo lì
太守府中的小吏。汉。无名氏〈陌上桑〉诗:「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漢語大詞典》:李衡奴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丹阳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襄阳记》:“ 衡 每欲治家,妻輒不听,后密遣客十人於 武陵 龙阳 汜洲 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称橘子为“李衡奴”。 唐 罗隐 《秋日富春江行》诗:“远岸平如翦,澄江静似铺。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