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天龙八部(天龍八部)  拼音:tiān lóng bā bù
佛教用语。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迦八类佛教的护法神。《佛名经》卷二九:「一切圣贤、天龙八部、法界众生。」也称为「八部众」。
《国语辞典》:人非人  拼音:rén fēi rén
佛教用语:(1)人类和非人类的众生。《长阿含经》卷一:「人非人不娆,此诸佛常法。」(2)天龙八部之一。即紧那罗,为歌乐之神。(3)天龙八部的总称。
《漢語大詞典》:龙天(龍天)
佛教语。即天龙八部。皆为护法神。翻译名义集·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八摩睺罗伽。” 宋 朱熹 《次昭远致政丈得雨韵》:“诚通幽隐知无閒,喜动龙天信有因。”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叩首祷龙天,保禳特赐週全。”参见“ 天龙八部 ”。
《國語辭典》:天龙八部(天龍八部)  拼音:tiān lóng bā bù
佛教用语。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迦八类佛教的护法神。《佛名经》卷二九:「一切圣贤、天龙八部、法界众生。」也称为「八部众」。
《漢語大詞典》:香阴
同“香隂”。
佛教神名。天龙八部之一。
《漢語大詞典》:迦楼罗(迦樓羅)
梵语的音译。佛教指天龙八部之一,即金翅鸟,半人半鸟,金身红翼,颈有如意珠,两翅展开达336万里,以龙为食。《涅槃经·现病品》:“ 迦叶 ,如言如来是人是天,而我真实非人非天,亦非鬼神乾闥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 隋 智顗 《法华经文句》卷二:“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 清 丘逢甲 《日蚀诗》:“迦楼罗动鹏翮猛,乾闥婆耸龙头昂。”参阅正法念处经·观天品翻译名义集·八部
《國語辭典》:紧那罗(緊那羅)  拼音:jǐn nà luó
天龙八部之一。译自胡语,意为「人非人」、「疑神」。印度神话中的歌神,男的马首人身能歌,女的端正美丽而善舞。或说形貌似人,但头顶上有一角,故称为「紧那罗」。也译作「紧陀罗」、「真陀罗」。
天龙八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龙为八部众中之二众,八部之中以此为上首,故标举曰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迦也。法华经提婆品曰:「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被龙女成佛。」
【佛学常见辞汇】
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
【俗语佛源】
「天龙八部」是佛经中常见的「护法神」。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故称。天,梵语deva,包括三界的诸天(可参见「诸天」条)。中国古代把「龙」列为「四灵」之一,印度人称「龙」为Naga(那伽),形态与中国土生的「龙」略有区别,似是摩竭鱼(鲸鱼)与中国龙的混合物,佛经上称「龙力不可思议」,并有不少龙王护法和故事。如释迦太子降生时,九龙吐水,为他灌顶。其他六部众为:夜叉:勇健、轻捷,如守护佛寺山门的执金刚夜叉,毗沙门天王麾下的夜叉八大将军。乾闼婆:意为「寻香」,吸香气为食,从属于天帝释,能凌空作乐。阿修罗:意译为「非天」,身大好斗。迦楼罗:居住在四大洲大树上的金翅鸟神,双翅展开有三百多万公里。紧那罗:歌神,帝释属下,似人而有头角。摩罗伽:大蟒神,人身蛇首,乐神。《卢至长者因缘经》谓:「尔时四众,天龙八部,四众围绕,王及大众,五体投地,为佛作礼。」几乎每部经都有类似的场面。亦写作「天龙神王」、「八部天龙」。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王敛舍利,用金作斗量,得八斛四斗,诸国王、天龙、神王,各得少许。」又如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灵山在,八部天龙礼我言。」(李明权)
天龙八部赞
【佛学大辞典】
(经名)出于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大云轮请雨经,普遍光明大随求陀罗尼经(不空译)之卷末及毗奈耶杂事四。无垢大乘经卷末曰:「天阿苏罗、药叉等,来听法者应至心。拥护佛法使长存,各各勤行世尊教。诸有听徒来至此,或在地上或居空。常于人世起慈心,昼夜自身依法住。愿诸世界常安隐,无边福智益群生。所有罪障并消除,远离众苦归圆寂。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菩提妙华遍庄严,随所住处常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