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封门(封門)  拼音:fēng mén
1.官署封闭其门户。
2.旧时在大门外侧,另外架置一道镂空的木制半截门,用以采光,称为「封门」。白天只关封门,到了夜间才栓起木板房门以保安全。《金瓶梅》第六八回:「进小胡衕往西走,第三家豆腐铺隔壁上坡儿,有双扇红封门儿的,就是他家。」
3.北方天气冷时,为了保暖,房门外常加上一层门,以防冷风侵入,天暖时可取下。《金瓶梅》第七七回:「这妇人连忙把封门一开,西门庆钻入里面。」
《國語辭典》:仪门(儀門)  拼音:yí mén
官署的旁门。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这是仪门前,且莫过去,我试看咱。」《红楼梦》第五九回:「日落时便命关了仪门,不放人出入。」
《國語辭典》:宅门(宅門)  拼音:zhái mén
1.称高官显宦或富贵人家的宅第。《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捉季布传文》:「二相宅门才上马,朱解亲来邀屈频。」《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差人没奈何,走到宅门上回禀道:『拿的那个沈氏到了。』」
2.深宅大院的大门。
《漢語大詞典》:内閤
1.宫中的楼房式建筑。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若仗在 紫宸 内閤,则夹香案分立殿下。”
2.安在大门左右的边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栅濠》:“其门左右,两扇内閤,俱用乾粗木密行打造。”
《國語辭典》:门房(門房)  拼音:mén fáng
1.大门左右的房舍。《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只是大娘分付在那一门房安歇?」《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思量房里没有别人,只是杨执中的蠢儿子在那里混,因一直寻到大门门房里。」
2.设于大门内侧的小房间。作为看守大门、访客登记、收发邮件的房舍。如:「较大的机关团体都设有门房,负责警卫及来宾登记等事务。」也称为「传达室」。
3.机关、团体、学校或大户人家看门的人。如:「张大叔的职业是门房。」
4.远族。《魏书。卷一一一。刑罚志》:「增律七十九章,门房之诛十有三,大辟三十五,刑六十二。」
《國語辭典》:门状(門狀)  拼音:mén zhuàng
古时拜见上司或访客时所用的名帖。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二。门状》:「汉初未有纸,书名于刺,削木竹为之,后代稍用名纸。唐武宗时,李德裕贵盛,百官以旧刺礼轻,至是留具衔侯起居之状,至今贵贱通用,谓之门状。」
《國語辭典》:传代(傳代)  拼音:chuán dài
子孙相继,代代相传。《金瓶梅》第二八回:「他是你家主子前世的娘。不然,怎的把他的鞋这等收藏的娇贵,到明日好传代?」
《國語辭典》:影壁  拼音:yǐng bì
1.旧时在房子的大门内或门外,用来遮挡视线或装饰的短墙。
2.雕塑或彩绘有各种形象、图案的墙壁。
《漢語大詞典》:内丧(内喪)
谓大门以内的丧事。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曰:‘将冠子,冠者至,揖让而入,闻齐衰大功之丧,如之何?’ 孔子 曰:‘内丧则废,外丧则冠而不醴,彻饌而埽,即位而哭。如冠者未至,则废。’” 郑玄 注:“内丧,同门也。” 孔颖达 疏:“ 孔子 答之云:‘若是大门内之丧则废。’以加冠在庙,庙则在大门之内,吉凶不可同处,故云‘内丧则废’。”
《國語辭典》:卖呆(賣呆)  拼音:mài dāi
1.故意装傻。如:「像他这样有意卖呆的人,你还得防备他呢!」也作「卖呆」。
2.发楞。如:「他喜欢望著窗外卖呆。」
3.北平方言。指閒立、閒游。形容无所事事的样子。如:「他常常在街头卖呆,什么事儿都不做。」
《國語辭典》:卖呆(賣獃)  拼音:mài dāi
装傻。如:「别卖呆了,这件事你一定有份。」也作「卖呆」。
《漢語大詞典》:外丧(外喪)
谓大门以外的丧事。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将冠子,冠者至,揖让而入,闻齐衰大功之丧,如之何?’ 孔子 曰:‘内丧则废,外丧则冠而不醴,彻饌而埽,即位而哭。如冠者未至,则废。’” 孔颖达 疏:“外丧谓大门外之丧。”
分類:大门丧事
《漢語大詞典》:后厅
住宅或旅店主要生活区背后的私用厅,通常为第二个客厅
古典式教堂内殿离大门最远处的厅
《漢語大詞典》:九闳(九閎)
天庭的大门。《汉书·扬雄传下》:“不阶浮云,翼疾风,虚举而上升,则不能撠胶葛,腾九閎。” 颜师古 注:“九閎,九天之门。” 清 黄景仁 《平定两金川》诗:“天怒赫斯开九閎,桓桓御武厥命卿。”
分類:天庭大门
《漢語大詞典》:仓琅根(倉琅根)
(1).装置在大门上的青铜铺首及铜环。仓,通“ 苍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木门仓琅根。” 颜师古 注:“门之铺首及铜鍰也。铜色青,故曰仓琅。铺首衔环,故谓之根。”亦省称“ 仓琅 ”。 宋 司马光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诗:“窈窕清宫深,仓琅朱门闭。” 清 钱谦益 《宝应舟次寄李素臣年侄》诗:“容貌恐君难识我,且凭音响撼仓琅。”
(2).用作门之代称。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欲从文庙看古柏,沉沉牡钥扃仓琅。”
《漢語大詞典》:头门(頭門)
即正门。建筑物正面的大门。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纔要问话,听得头门砲响,钦差早已到门。”《负曝闲谈》第二回:“刚刚出得头门,觉得有人在他肩上拍了一下道:‘老三,哪里去?’” 沙汀 《代理县长》:“那原是县署头门的所在,现在只剩有四个石头门臼了。”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三:“我这房子不会烧,头门上有皇上封下来的牌匾,谁敢放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