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汉(大漢)  拼音:dà hàn
1.身材高大的男子。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如今大主人家怪我,我唤他出来,赶将他出去,有何不可?兀那大汉你出来。」
2.对中国、汉代或汉族的尊称。《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國語辭典》:二汉(二漢)  拼音:èr hàn
佣工、帮手。《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随后一个人,后面带著一个二汉,手里拿著一个拜匣。」
分類:佣工
《国语辞典》:彪形大汉(彪形大汉)  拼音:biāo xíng dà hàn
形容身材高大,健壮如虎的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孟清见了,慌忙踅转身望里面跑,口里一头叫,赛儿见兵快来拿人,嘻嘻的笑,拿出二三十纸人马来,往空一撒,叫声:『变!』只见纸人都变做彪形大汉,各执鎗刀,就里面杀出来。」《野叟曝言》第四六回:「阶下站著三四个彪形大汉,手执刀棍,见素臣上阶,齐声喝跪。」
《漢語大詞典》:大汉族主义
汉族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表现。国民党政府推行的民族政策。表现为歧视少数民族,限制和剥夺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自由平等权利。建国后,民族压迫制度已根本废除,但大汉族主义思想还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