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硼砰  拼音:pēng pēng
拟声词。形容水声。唐。独孤及〈招北客文〉:「渤潏硼砰,会于沧溟。」
《漢語大詞典》:涛涛(濤濤)
形容大水滚滚奔流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涛涛金汁出天涯,滚滚银波通海洼。” 杨沫 《乡思的朝与暮》:“ 屈原 --我生平最景仰的伟大诗人,他忽然拂动长袖,披散着头发,神态庄严激愤地屹立在涛涛江畔。”
《漢語大詞典》:淫漫
形容大水四溢。逸周书·时训:“立夏之日……又五日,王瓜生,螻蟈不鸣,水潦淫漫。”
分類:大水四溢
《漢語大詞典》:灪滃
大水貌。艺文类聚卷六一引 晋 庾阐 《杨都赋》:“漨渤灪滃,潢漾拥涌。”
分類:大水
《漢語大詞典》:滔滔滚滚
(1).大水奔流貌。常比喻说话连续不断。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他便把他父亲怎的半生攻苦,才得了个榜下知县……一五一十从头至尾本本源源滔滔滚滚的对那女子哭诉了一遍。”
(2).喻声势浩大。 清 挽澜词人 《法国女英雄弹词》第六回:“ 法 王被弑早传闻, 欧 土诸王大喫惊,便再兴兵来讨伐,合了 普国 、 奥国 、 英国 、 瑞典 、 荷兰 、 西班牙 葡萄牙 七国的兵,滔滔滚滚入京城。” 李大钊 《Bolshevism的胜利》:“像这般滔滔滚滚的潮流,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
《漢語大詞典》:滔漫
大水漫溢。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决裂隄防,浸灌庐舍,滔漫田园。”
《漢語大詞典》:溔颢(溔顥)
水无际貌。亦指大水。 清 曹寅 《江村杂咏·东溪白云亭》:“杖藜破溔顥,一笑凌 华 巔。”
分類:无际大水
《国语辞典》:大水牯  拼音:dà shuǐ gǔ
已被阉割的大水牛。其力气大,工作力强,是旧时农家的生活依靠。
《漢語大詞典》:泛泆(汎泆)
亦作“泛泆”。 犹泛滥,大水漫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昔 洛水 泛泆,漂害者众。”
《漢語大詞典》:浑浑泡泡
大水涌流貌。《山海经。西山经》:"﹝不周山﹞北望诸?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一说,指水喷涌之声。参阅郭璞注。
《國語辭典》:大运河(大運河)  拼音:dà yùn hé
河名。自浙江省杭县横过长江及黄河,经天津而达于北平的运河,全长约二千六百公里,全支渠则倍之,为世界人工所成最长的水道。通称为「运河」。
《漢語大詞典》:马蛭(馬蛭)
大水蛭。蠕形动物。有眼五对,口缘有细齿,尾端有一吸盘。雌雄同体。栖于池沼田间,好吸人畜的血。 清 李元 《蠕范·物偏》:“蚰蜒无骨,马蛭无骨。”参阅《政和证类本草·虫下·水蛭》
《漢語大詞典》:弥泛(瀰泛)
见“ 瀰泛 ”。
亦作“ 瀰汎 ”。 谓大水弥漫。 唐 韦应物 《观沣水涨》:“槎梗方瀰泛,涛沫亦洪翻。” 宋 苏辙 《乞罢修河司札子》:“今岁八月,涨水东流,几与 北京 签横堤 平,南望瀰汎五十餘里。”
分類:大水弥漫
《漢語大詞典》:潦潮
雨后大水。清史稿·灾异志一:“﹝ 康熙 ﹞八年六月, 三水 、 茂名 、 化州 大水; 房县 大水,坏田庐; 东莞 潦潮大溢。”
《漢語大詞典》:潦潦
雨大水流貌。墨子·亲士:“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
分類:大水水流